川东北气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活动纪略

   2011-05-13 石油石油

104

  入秋以来,大巴山又“火”了一把。骄阳照耀下的气田,热浪翻滚,徐徐微风,犹如窜来窜去的火苗。行走在山野中的采(输)气井站,又如春风吹拂。优美整洁的场站上,“弘扬大庆精神,争创‘五型’班组等醒目的标语到处可见,川东北气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呈现出勃勃生机。记者看到,广大干部、员工的观念、行为和作风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改进作风 从领导机关做起

  8月,达州地区的气温进入了高峰期,人们都想呆在办公室和家中享受空调的凉爽。然而,在川东北气矿两级机关,留在办公室的人员却比以往少了许多,他们到哪去了?

  8月13日,记者在铁山增压站建设工地看到,气矿副矿长余明清带领机关和达州作业区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正在检查调试增压试运前的准备工作呢?烈日下,他们对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检查得那么认真、细致,不放过每个细节。促进了增压站顺利投入试运,有效增加了铁山4井等4口井的采气量。

  “学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是要看实际行动。”在西外生产指挥基地施工现场,气矿党委书记罗中华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外防护架搭建不规范、防护标示不齐等问题提出了严厉批评和限期整改要求。

  在黄龙1井—温泉1-1井集气干线管道建设施工现场,矿长钱治家同有关科(部)室人员进行调研、督促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展,并对下步的施工作业,项目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这一重点项目顺利完成。

  8月上旬,气矿机关人员纷纷出动,在党政工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基层,为一线员工送清凉。看到气矿领导和机关的同志冒着炎热送来的清凉解暑物品和生活物资,蒲西3井的员工感慨不已,表示要努力工作,为实现气矿目标多作贡献。

  真抓实干 为生产排忧解难

  今年的达州,洪灾过后是干旱,给气矿造成种种创伤。

  堡坎塌方,井场公路冲毁等等,使黄金线、铁竹线、五马线等造成不同程度损失。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确保管道安全,气矿组织生产运行、地面建设等部门人员深入受灾现场察看灾情,研究解决办法,他们同设计单位的同志一起边勘查边设计边施工,吃、住在现场,抓紧一切时间抢建,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全部完工并恢复了生产。

  当雷17井、七里025-X1井被洪水冲毁公路,污水即将溢出时,气矿马上派出人员抢修公路,连夜组织车辆把污水抢运到回注站,确保了农田不受污染。

  为了确保今年15.73亿方天然气产量任务的完成,气矿针对目前抢修任务多、停气碰口多而影响生产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调配产量。在黄金线和铁竹线智能清管,需压气、造成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安排现场调整,加密发球、缩短清管时间,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育活动 气田亮点频现

  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小雨过后一阵秋风吹来,把黄龙4井弄得乱遭遭的。雨停风住后,班长杨芳带领全班来了个大扫除,将场站搞得干干净净。此时,已到吃饭时间,大家正准备收工吃饭,杨班长命令道:全体人员继续擦设备,干不完就不吃饭。没有一个人说不。设备全部擦干净后,天黑尽。

  这是学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大庆精神后出现的亮点。一个月前,对什么是“大庆、铁人精神”还模糊的小青工,自打作业区派人来井站给他们讲了其精神实质,和他们一起制定了创“五型”班组的规划后,大家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了深刻理解。学起来也展劲了。

  8月初,七里25井在解堵过程中发生输管线破裂。为保生产,气矿连夜组织人员到现场抢修,大家表示“不修好不睡觉”的决心,与井站员工一道奋战通宵,修复后,又继续解堵,直到恢复生产后才离开井站。

  眼下,广大干部员工为15.7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任务而战的信心满怀,以“决战目标、推动发展”的劳动竞赛在全矿高潮迭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