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的四川盆地终于迎来了一个艳阳天,阳光穿过云层洒向地面,给人一种想出去透透气的感觉。
平时呆在屋里窗门紧闭的小艳(化名)正准备约上几个伙伴出去玩耍,刚跨出家门口就被一辆疾驰汽车扬起的灰尘吓得退了回去,小艳一边用手捂住口鼻,一边把头缩进了房门。
小艳的家位于四川省什邡市双盛镇,什邡市是“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但靠近什邡市城区的双盛镇受灾并不严重,而该镇集聚着四川什邡磷化工产业链上众多中小化工厂。
重建之名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各大小化工厂在石亭江河坝一带设厂以来,周边几个村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小艳家所在的双盛镇白龙村,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系统、内脏系统癌症等各类癌症致死者已高达五六十人,成为远近“女娃”都不愿嫁入的“癌症村”。之后,白龙村与邻村合并,改名为亭江村。
站在小艳家门口,放眼望去不远处,就是那条被化工厂包围、因污染严重得名的石亭江,当地人习惯把它叫做“石亭江河坝”,原因是平时河里水流量小,只有夏秋季节发洪水时,才能将聚集在河床里的污水一并排入下游的沱江。与河坝一江之隔的,是四川排名前列的经济强市绵竹市,当地同样以磷化工为支柱产业。
去年6月,国家环保局灾区工作组在对该区域检查时发现,什邡化工园区二十家重点企业紧急排查显示,园区存有约3000余吨黄磷、浓硫酸、磷酸、液氨等危险化学品,一些化工厂的危险化学品未设置围堰,部分化工厂污水收集池和事故应急池有污水外排的隐患。
“本来以为地震之后会把这些污染的厂子停掉,谁知,地震没几天他们就又开工了,现在,每天都加班加点地生产,”村民小陈说,“理由就是天天都在讲的灾后重建。”
过去的十多年,这个村子的村民多次为此与小化工厂“抗争”,双盛化工区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什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也有过多次“协调”,倚靠磷化工经济的什邡市,也曾一度在保护当地环境与发展工业经济的矛盾之间游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搬离该地的村民们等到的是他们周围“化工产业”的“欣欣向荣”。
5月,当CBN记者再次返回四川工业要塞——“成德绵经济带”采访时,经济重建成为当地最热的话题,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市层面,都提出了绿色重建的口号。然而,这个“川西癌症村”正在发生的故事却显现出了部分灾区在经济重建同时如何做到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当“环保”遭遇“保经济”
小陈说出的,正是灾区经济重建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考题。在灾后重建保经济保就业的大背景下,环境问题让位GDP是否如此轻易“顺理成章”,短期利益重要还是坚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观,摆在亭江村主管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需要更巧妙的破解。
亭江村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是四川灾后重建经济和环境矛盾上的一个缩影,对于这些问题,专家学者们也已展开了更广泛的讨论。
“短期利益与环保一直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衔坦然表达了他的担忧,“就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确实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他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灾后重建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8010)负责人”,几次在灾区的实地调研,他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今年二三月期间,他向全国人大递交了一份《汶川地震后四川部分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的报告书。他在报告中明确了四川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指出了四川灾后生态环境已经令人堪忧。 报告中,他着重谈到了四川“成德绵”(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并对其中的磷化工产业链深感担忧。
2007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成德绵经济区域GDP占到整个四川省10505亿元的45%左右,其中工业产业所占比重甚大。而磷化工产业又是德阳地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四川省磷化工产业本着靠近矿山资源减少成本的原则,主要分布于龙门山的金河—清平一带,以及凉山州的马边地区。什邡、绵竹正是凭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大小小矿业企业聚集于此,尤以石亭江周边为主。
“但是这些资源依赖型产业,又是典型的重污染产业。在生产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磷渣、尾气和废水等有害排出物。随着这些磷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环境隐患也日益突出。”张衔在报告中提到。
由于工艺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生产黄磷的主要方法是电炉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磷渣、黄磷尾气、泥磷、磷石膏和废水等有害排出物。每生产1吨黄磷要产生40~80m3废水,排放电炉尾气2200~3000m3,并以1︰5 的比例排放废渣,有害物质主要是元素磷、氟化物、磷酸、氰化物、挥发酸和悬浮物。目前,磷渣被综合利用的仅占总量的50%。
因此,长期以磷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结果,是环境的严重破坏。调查显示,地震极重灾区工业“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达到饱和程度。一些主要河流已无环境容量,河内生物几乎灭绝,接纳的工业废水已无稀释和自净能力,流域两岸的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河水无法使用。
“步调”孰先孰后?
由于磷化工产业既是重污染产业,又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使得重污染产业的灾后重建面临两难选择:
一方面,作为灾区经济支柱,重污染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加快恢复重建可以增加当地的GDP、财政收入和就业,从而有利于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重污染产业又是灾后重建必须加以限制的产业。
这样的分歧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之前所发的两个通知中也能看出。为了抑制因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四川磷化工产能下降、磷酸钙盐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在《加强磷酸钙盐行业运行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四川要抓紧修复短期内可以恢复生产的磷酸钙盐装置,在当地磷矿企业恢复供矿之前,请云南、贵州、湖北等省适当增加磷矿调出量,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国家将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受灾企业生产恢复、装置重建给予支持。”
而几乎同一时期,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中则明确规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关闭无法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和重要水源保护区内污染严重企业。中央财政将对地方淘汰“两高一资”落后产能给予奖励,妥善解决好淘汰和关闭企业职工的生活。
“可以看出,灾区磷化工产业明显属于‘三高’型产业,应当在限制性产业之列。”张衔说。
尽管两个通知的“步调”不完全一致,但从实际情况看,灾区似乎更愿意采取原地迅速恢复产能的重建策略。据统计,到2008年9月,某极重灾区化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已达2.4亿元,是该产业灾前4月份工业增加值的52.23%。
以石亭江一带为例,去年8月以来,什邡市几家大型化工企业已经筹划将工厂搬迁到石亭江边的新园区。而在什邡市“5·12”震后重建工业园规划示意图上,沿石亭江布局的什邡特色产业发展区(即石化产业园)清晰于纸上。这也意味着,小艳所住的亭江村,将处于化工厂更全面的深度包围圈里。
“这种将重污染产业布局于水源地的重建决策,我认为存在一定偏差,是缺乏更长远的考虑的。”张衔说。原因很简单:一是当地小化工厂一时关不掉;二,即便是大企业,在循环经济上也存在诸多难点,比如,黄磷生产阶段产生的副产品,存在着处理问题,无论是技术、市场和成本都有障碍,就拿磷石膏来说,目前如何治理和利用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果寄希望于几十年以后的技术进步恐怕是靠不住的,其后果很可能是继续加重污染。”。
“对于这个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内部也存在一些分歧。”CBN记者在绵竹什邡采访时发现,“一方面,有些地方主管部门还没有形成整套的解决重污染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有个政策和策略问题,有些事情可能不能先做。”
比如,解决受灾群众的吃、住和就业问题,当前仍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最急迫的问题。而对待污染产业如何恢复重建这个问题,虽也重要,但没有前者急迫,是可以暂时放一放的问题,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和CBN记者交流时态度也很明确,“要积极妥善处理好小化工厂的历史遗留问题。”
5月7日,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在谈到对于成德绵地区的重建规划时坦言:“这次汶川地震对区域的产业影响很大,在这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也把成德绵地区的经济恢复、产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刘捷介绍,在成德绵地区,按照规划定位,这个地区的重机械、电子、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今后重点发展方向。“同时,通过灾后重建,我们会布局一些循环园区,集中发展相关产业。”刘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