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企业受益气价上涨

   2009-05-16 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报

7

  如今,在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替代能源比价不合理,以及进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理顺各能源之间的关系,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改变天然气价格过低的现象,应在情理之中。

  我们预期新的定价机制将借鉴成品油定价方式,即先确定一个机制然后根据国际能源价格变动来调整国内天然气价格。这个机制可能包括区域定价、差别定价和一气一价等办法,以适应我国比较复杂的天然气需求状况。

  天然气价格预期上涨,这将利好上游天然气勘探和生产企业,尤其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对中下游输送和分销商,影响将是中性偏负面的。

  接轨正当其时

  从趋势看,随着各国天然气工业与市场发展的不断成熟,政府对天然气井口价格(出厂价格)管理一般经历早期控制,之后放松管制甚至完全解除控制等阶段。

  现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垄断性天然气公司采用成本加利润和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英国等国,已经完全由市场竞争定价。

  我国天然气出厂价格目前实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厂基准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上下10%的范围内协商确定。自2005年以来,国内天然气价格一直没有动,只有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在2007年11月每立方米上调0.4元,这使得国内天然气价格长期低于国际水平。

  天然气价格并轨或正当其时。当前受原油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天然气和原油价格的性价比正在趋于合理,已经由最高时的单位能源比价约为原油的一半,上升到78%左右,但仍比国际上比价约为80%-90%低。我们认为,当前也许正是并轨的好时候,可以防止出现价格的巨幅波动,同时为天然气的未来定价打好基础。

  进口LNG(液化天然气)的不断增加和价格的不断上涨,将推动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目前天然气价格不仅低于进口LNG的价格,而且低于西气东输二线签订的价格,随着西气东输二线项目在2010年后陆续投入使用,国内天然气价格势必要理顺。

  低气价下天然气消费结构不合理,也推动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尽早实施。当前我国天然气在化工方面的应用约占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左右,使得这种优质清洁、我国并不非常富裕的天然气不能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

  政策层面,随着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和燃油税的出台,天然气定价改革也有必要提上日程。

  气价上涨利好上游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储量丰富,便于大规模输送和应用,热效值高,用途广泛,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效应明显。2000-2007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平均增速2.85% ,到2030年左右,有望超过石油成为第一能源。

  现在国内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比例低,2007年底仅为3.9%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24%的水平,上升的空间很大。

  基于需求的快速增长、理顺国内进口气价和调整天然气消费结构等方面的需要,我们看好未来国内天然气价格的上涨。

  一旦天然气价格上涨,受益最大的将是上游天然气生产企业。在我国,上游天然气勘探和生产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进行。其中,中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到三大石油公司的70%,这一绝对垄断地位使天然气管网板块成为中石油增长确定的板块,利润增速30%,未来将保持对公司收益的稳定增长。

  我们看好广汇股份,作为国内LNG生产龙头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定价权,预期价格上涨有益于公司。另一方面,广汇股份还可以灵活选择用户供气,这是中石化等没有的权力。

涨价也会利好申能股份,除了拥有东海天然气外,它还从中海油收一部分气,然后供给上海天然气公司。

  对于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中游的输送企业,影响是中性偏负面的。目前国内上市的以天然气输送为主的公司是陕天然气[18.50 2.27%],它是陕西省唯一的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商。陕西省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西气东输二线也将经过陕西并留有端口。目前在陕西省政府加快天然气利用的政策支持下,公司需求和气源也都有保证,但由于天然气提价可能导致下游工业用户对替代能源的利用,可能对公司的销气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目前一直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应该说短期内影响有限。

  对于下游燃气供应商来说,影响也是偏负面的。因为上游气价涨了,下游跟着涨的话,需求就会受到抑制。抑制需求过快是我们提价的目的之一,对工业用户的价格可以提价,可能导致需求降低。而居民用气提价需要开价格听证会,很可能不会与上游提价同步,从而对燃气供应商的销售和利润产生影响。

  另外,在下游城市配气领域,竞争比较激烈,民营资本分区而治,中石油市场份额只占5%左右,目前其提出“资源换市场”的战略,借助西气东输和起源优势,进军城市燃气分销市场,未来行业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作者为凯基证券石化行业研究员,由赵晓菲采访整理,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