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利润虚高难掩需求疲弱

   2009-06-05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62

  “一季度输送带行业利润呈2位数上升是一种假象,一方面是去年合同累积到今年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滞后反映,今后行业的利润不会再有这么高的数字了。”“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行业的突出表现为‘两升两降’,即库存量和应收款额上升,订单数量和产品价格下降。今年输送带五大下游行业钢铁、煤炭、水泥、港口、电力效益都不好,直接影响到输送带的市场需求。”这是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输送带行业大型企业峰会上记者听到的声音。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这些大型输送带企业的老总们都认为,输送带行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杜绝自身恶性竞争,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行重组联合。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管带分会秘书长李鸿介绍,今年一季度,分会统计的79家会员企业管带销售收入15.13亿元,同比下降13.51%;主导产品输送带产量33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56%;但利润同比增幅却高达10.65%。

  对此,阜新环宇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凡有认为,行业统计利润增幅高,表面上看似乎胶带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但实则不然,利润数据有“虚高” 的成分。由于输送带生产所需橡胶原材料用量不是太大,其他原材料也基本随用随买,所以企业库存原材料不多,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原材料大幅降价反而给输送带企业带来了好处。由于输送带产品价格下降速度和幅度都滞后原材料,反映到今年就是企业利润上升。另外,阜新环宇一季度利润上升,还得益于去年利润的储备,去年企业有很多积累的合同转到今年,打了一个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时间差。他分析,今后行业不会再有这么高的利润了,因为原材料价格已经到底,不仅不会再下降,反而会逐步攀升,而产品价格则很难上涨。

  青岛橡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青认为,前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火电,胶带行业跟着火了五六年,现在国家鼓励发展节能高效的水电、核电、风能发电,火电在走下坡路,这对输送带市场需求影响很大。另外,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没有房地产业,但房地产需求占钢铁市场的30%,而公路、铁路对钢铁行业拉动有限,还有水泥也是很大的一块,加上煤炭产量下降,大钢厂亏损,整个下游市场对输送带行业极为不利,而且年内不会有根本好转。

  李鸿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国内电力、钢铁、煤炭等相关行业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大回暖,造成胶带市场萎缩,从各企业反映的订货情况看,今年行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应收账款和产品库存增长迅速,企业资金回收困难。分会统计的79家企业一季度应收账款23.56亿元,同比增长39%;产成品库存11.68亿元,同比增长28.32%。二是订货量和产量普遍下降。三是出口下降幅度大。一季度输送带出口量同比下降了28.74%,外销产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使原本萎缩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四是胶带企业产能扩张势头仍然强劲。如2000年我国钢丝绳输送带生产线只有20条左右,到去年年底全国已达80条左右,今年还有几条线在建。这一方面说明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但另一方面使本来就相对过剩的市场压力更大。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国内输送带市场存在严重不规范现象。很多输送带生产厂家为了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无标生产、恶意降价竞销,导致企业间的恶性循环。 “现在是上游原材料厂家你不给钱人家不发货,而下游又是你给货他不给钱,胶带行业夹在中间,你不发货有人发货。”一企业老总无奈地对记者说。

  孟凡有表示,目前输送带行业门槛太低,靠下游产生的利润远不能抵消上游价格的影响,这也造成行业竞争无序。为此他建议,企业应采取有退有进、有保有压的措施,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现在大的项目招标,投标的就是几家大企业,这就是一个台阶,可以避免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另外,他认为,组织地域性的集团更有可操作性,这样可以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危机,保护企业起码的利润。

  山西凤凰胶带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强也认为,胶带成本在煤炭企业生产成本中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自己不恶性竞争,就不会拼得头破血流。山西凤凰高质量、高价格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

  开封铁塔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世强表示,目前钢铁、煤炭等行业都在重组整合中,他们的调整和改造对我们就是商机。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这都为胶带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他也认为,企业重组联合可以减少竞争,有利于做强做大。比如铁塔加入永煤集团后,获得了发展资金,在迁址的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特色产品,因此企业今年以来的效益一直不错。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表示,输送带行业要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向多品种、高性能、多功能、节能、安全、环保、长寿命方向发展。同时,还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输送带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还不到10%,完全可以扩大出口份额。他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实,胶带企业完全可以应对危机,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