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在70美元关口徘徊,其中迪拜为70.85美元/桶,布伦特为68.03美元/桶,辛塔为 66.12美元/桶。
相比刚刚触及的73美元高点,本周国际油价已现回调趋势。但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国际油价从最低的33美元上升到73美元,迅速翻番,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市场的急剧变化,使中国在这场油价“翻番运动”中疲于应对。5月28日,国家发改委曾表态:“近期不会上调油价,也希望大家减弱对油价上调的预期。”但仅仅两天之后,国家发改委就发出通知: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00元。
国家发改委是此调整油价,依据来自于2009年5月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6月26日又将是一个22个交易日计价期的截止日。按照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预测,这一计价期的波动率将又一次远远超过4%,预计此次调价幅度将达500元/吨以上。”6月16日,东方油气网总经理钟健对本报称。
时间窗口
一份来自高盛证券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油价走势续升,并将今年目标价由每桶50美元上调至59美元,明年目标价由每桶70美元上调至80美元。但是油价的迅速上涨显然超过了分析界的预期。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6月1日调价当天的国际油价为56.71美元,这一价格水平也正是国家发改委调价的参考基点之一。据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峰计算,6月15日,国际三地原油“22日移动加权”平均价为63.13美元/桶,相比6月1日发改委调价当天的56.71美元,上涨了11.31%。
“按照这些数据,哪怕国际油价继续向下振荡,到月底时这一变化率超过4%几乎没有疑问。”但刘峰表示,这并不意味成品油价格一定就会上调。
“国际油价仅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一个因素,此外政府部门还会从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宏观经济等方面通盘考虑成品油价格是否需要调整。”刘峰说。
但是,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继续调整的声音不断。诸多利益方甚至表示,月底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调整油价,且调整幅度高于6月1日。
不过有分析称,盼望国内油价跟随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是两大石油公司及相关利益者。由于2008年年底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两大石油公司炼油板块一改过去大幅亏损的惨状,为两大公司贡献了真金白银。
据统计,今年1-4月两大公司的汽柴油加权盈利额均在800元/吨以上,由于5月没有及时调整价格,这一数字下降到400元/吨。相关机构预计,若7月不调价,在当前出厂价水平下,炼油盈利将下降到290元左右。
但如果调价,势必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说:“交通运输业和农业受到的冲击较大,油价上涨,将导致交通运输业、农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推升农业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
而现在,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保持经济复苏的势头。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在国内经济还在艰难“保八”时,大幅提高油价对生产、消费都是致命的打击。
调整机制大考
根据目前中国的价格管理体制,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的不止是油价,还有电价、水价、农资价以及颇受关注的电煤价格等等。近年来,由于能源、水资源等全面紧张,价格呈增长之势,发改委正处在公众关注的“火山口”上。发改委现在似乎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一面是《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执行,一面是油价大幅上涨后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的油价定价机制当时定的基数比较高,给企业留下的空间比较大,而现在不宜大幅度提高油价。“一方面,国内油价已经高于美国,但是国内经济整体不如美国。另一方面,中国需要考虑企业的负担和就业问题,不然很容易打压正在复苏的经济。”
事实是,按照上述价格管理办法,早在5月6日,发改委就曾欲调整成品油价格,但考虑国内经济正在回暖以及小麦收割即将到来等因素,调整方案最终没有获得批准,直至推迟至6月1日。
中石油总裁周吉平对此解释为,上述管理办法称国际油价上涨4%“可”调整油价,也即国际油价的上涨是调价必要因素,而不是充分因素。
正因为如此,市场对即将到来的这次油价调整预期亦持观望态度。
“5月份,由于强烈的调价预期,成品油销售火爆,其中一部分是部分流通商甚至终端用户的囤货需求。但6月份几乎没有人囤货,从销售量来看,比上月同期下降了1/3。”刘峰介绍。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已经明显加快,这一点是非常可喜的进步,但发改委将以一个什么样策略来执行价格管理办法,这还有待观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对本报称。
早在2001年国家计委的相关人士就表示中国成品油价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完全放开,价格由市场竞争来确定。事实上10年前颁布的《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就提出国内价格要与国际接轨,但该方案并没有执行下去。
据邓回忆,十五期间国内调价31次,而2004年到2007年年底,针对国际油价异常变动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承受能力,国家并没有严格执行此前颁布的政策。
如今,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同时还有可能面临急剧下跌,新的政策能否顺利执行?
对此,长期研究成品油价格改革的邓郁松不予评论,但称当前成品油价税管理办法仍然是一个过渡方案,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加快油价调整的频次,最大限度的与国际油价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