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圈城运动 中石油杀进

   2009-06-24 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

35

  王玉锁自己也没有想到,1995年自己只拥有河北廊坊一个地区的城市燃气经营权,如今他所领导的新奥燃气已包揽下中国71个城市的燃气专营资格。

  在中国类似新奥燃气这样已颇具规模的股份制城市燃气经营企业——中国燃气、港华燃气等遍布于各省市地区。就在去年,中石油成立的昆仑燃气让原先稍显安静的城市燃气经营市场,变得更加微妙。

  民营燃气崛起

  “城市燃气”公司实为一种公共事业企业,他们把长输管线内的天然气接入到各个城市居民家中和企业内。

  数年前各个省市的城市燃气业务都由国有企业来经营,但近几年涌出了一些类似新奥燃气、中国燃气、港华燃气的股份制、非国有公司,它们的崛起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燃气产业已由国有转向民营。

  非国有城市燃气产业的扩张,是伴随着政府对天然气管线投资的加大、燃气政策的出台而逐步展开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天然气气源较少。我国建成了第一条较长的天然气管道——陕京一线(1997年),得以让成立不久的新奥燃气打响了头炮,在其主阵地开展城市燃气业务。此后又诞生了港华燃气、中国燃气等企业。

  “2003和2004年,整个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2002年11月,地方政府可以向民营实体授予从事特定业务所需的许可证。

  2004年5月,原建设部颁布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可以有权售出县市的指定地区经营管道燃气分销,特许权最长可达30年。港资、内地民营企业等各路资本都投身其中。

  更让人兴奋的是,2004年中石油的“西气东输”管道一线投产,它标志着从西向东的整个天然气输送管道长廊已形成,这也为燃气企业的扩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西气东输”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新疆等地、陕西西安、河南洛阳、信阳、安徽合肥、江苏南京(及常州)等大中城市,终点为上海。只要是“西气东输”的沿线城市,基本都可以通过建立天然气支线的方式在城市内接入天然气,居民和工业用户也就使用比液化石油气价格更便宜的天然气作为燃料。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2009年5月时,全国87个主要大中城市中,居民用管道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等热值价格比为1∶1.82。

  而此后中石化忠武输气管道(由重庆到湖南、湖北)的投产以及各省市内部的天然气网络的逐步投建,都为民营燃气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格局基本敲定

  中国燃气一位内部人士向CBN记者说道,经过4到5年的发展之后,其实中国的非国有燃气经营企业的格局已经确立。
  
  “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个城市向非国有企业出售了城市燃气的专营权。中国燃气已经获得107个城市的天然气专营权,而国内还有30到40个城市的专营权可供竞标。新奥燃气拿下了71个城市燃气专营权,TOWNGAS和中华煤气等公司的城市经营权大约为20~30个左右,因此即便再过几年,基本格局已定。”

  以中国燃气为例,黑龙江的哈尔滨,山东的青岛、德州,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民营燃气经营权他们都已获取。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的燃气经营权肯定不会放开。

  一位曾在燃气企业担任管理层的程先生透露,一些城市愿意以参股或者全资形式出让市政项目,是希望扔掉一些包袱,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改变低效率的运营,但上海和北京等大型城市的城市燃气比较成熟,而且当地燃气经营者也不会有出售专营权的冲动。

  程先生指出,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和川气东送项目的贯通、海上LNG的接入,东北和广东等城市的燃气专营权会成为燃气企业的争夺焦点。

  比如将可能拿出专营权的沈阳地区就会成为一个热门,“它不仅有一定的人口数量,而且有很多工业用户。”

  未来路在何方

  如果说此前非国有燃气经营企业的竞争战略,是放在拿下专营权这个目标上的话,那么今后各企业的战略重心就是转向如何在已占据的领地上深耕细作了。

  中国燃气前述人士对记者说,拿下一个城市燃气经营权只是工作的开始。要把城市燃气经营好,一个指标就是该城市的“渗透率”(所谓“渗透率”,是指已经接驳燃气的居民用户与可接驳用户的比率)。

  目前安徽省芜湖市的渗透率就达到了90%,即芜湖大量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气。但有些地区附近没有天然气管道,有些城市的天然气管网还要重新建设或者改造,他们的燃气渗透率就很低,“一般情况下,一个没有天然气经过的城市,要达到60%的天然气渗透率,需要5到6年时间。”中国燃气的前述人士表示。

  当然,除了天然气渗透率之外,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看当地工业用户的天然气使用量。

  这位中国燃气的人士举例道,比如包头虽然只有200多万的人口,但是城市里有很多工业用户(如包钢、一些重型机器厂等等),“他们一个工厂的天然气使用量,有时等于一个小型城市的民用天然气用量。像一家工厂可能每日用量在100万立方米,但是一户居民的天然气用量不过是0.5立方米/日。”

  而且每个工厂只有一个表,自己有维护团队,相比庞大的居民用户,维护费用要低很多,“把这些城市经营好了,也非常赚钱。”中国燃气那位人士评述道。

  中石油杀进

  此前各燃气公司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巨头中石油的出现则让火药味变得更浓。

  2007年,中石油集团和华润燃气这两家央企在中国城市燃气企业销售量总额中仅占15%。但2008年夏,中石油成立了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下称“中石油昆仑”)宣布投资城市燃气。未来几年,中石油可能会异军突起。

  “中石油有几大优势,他们有上游天然气管线,而且在资本和人力上都太强。”国泰君安研究员杨伟告诉记者。

  中石油昆仑成立之后,在全国20多个省有近100个项目,并把原先分散于其他公司的小型燃气企业并入,目前供气规模为30亿立方米,城市管道3000多公里。截至今年,它又与昆明、湖南三市和江苏盐城等地方政府签订了协议,此后还将继续扩张。

  “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不小。”一位新奥燃气的管理层表示,“它的主要影响不是在现有项目上,因为现有项目虽然我们也与中石油上游供气单位合作,但双方都是有协议的,谁都不能轻易改变协议。主要影响还是在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上。”中石油昆仑拥有上游资源优势,卖出的天然气价格就可能很低。

  但中石油昆仑的内部人士表示,上述提法无法作评价。不过他强调,公司主要的布局还是集中在中石油的几大天然气管道附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