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首轮重组的前前后后

   2009-08-20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32

  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先后联合兼并了连云港碱厂、泰州帘子布厂和无锡塑料铺地材料厂。这些企业的重组行为推动了行业发展和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化工部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决定建设几套年产60万吨的大型碱厂,选址分别为河北唐山、山东潍坊和江苏连云港。第一次建设这样的大型纯碱生产企业,山东潍坊采取了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办法,很快便投产了。江苏连云港碱厂则是自主创新,由当时的化工部第八设计院设计、化工部工程公司承建。 

  因建设过程中制碱专业人才不足,加上设备采购、工程建设质量方面把关不严格,装置建设后期试生产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年产60万吨的碱厂开车初期最好时的日产量只能达到400吨,有时仅为200吨。连云港市感到无能为力,便请求省里帮助解决。  

  当时,我是南化公司的经理。江苏省领导找我,要我派一位厂长去,将这个厂开起来。我说:“我比较了解碱厂筹备和建设的过程,只派一个人去解决不了问题。你把碱厂交给南化管理,我相信可以搞好!”他说:“那你要负责,这是国家重点工程!”我说:“可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搞好碱厂是我应尽的责任。搞不好,你可以拿我的人头问罪。”省领导说:“那老郭你可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地去做工作,都同意了我就拍板。”
  
  我向原化工部做了汇报,第二天部里就表态:完全支持将连云港碱厂交给南化管理,南化有能力将碱厂搞好。连云港市委书记秦兆臻很开明,主动来南化找我商谈这件事。连云港市态度明朗:欢迎南化来。  

  随后,我把报告交给了省里,得到了领导们的支持,但有些同志仍有顾虑。当时的常务副省长找我说:“老郭,碱厂不能给你兼并,也不能给你们管。南化是个大企业,碱厂也是个大企业,只能是强强联合,组成新的企业集团。”我说:“可以!”  

  我的想法很简单:国家花了8亿元建设的碱厂开车开不好,很令人痛心,南化有实力把碱厂开好;而当时国有企业要做大做强完全靠自筹资金,加上南化是一个老企业,再发展有很大的难度。我们接过连云港碱厂,将通过发挥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去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只要能把事情做成,什么“说法”都可以。  

  1990年9月1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南化公司与连云港碱厂合并成立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我被任命为南化(集团)公司总经理。1991年,原化工部部长顾秀莲专程从北京赶来,宣布强强联合的南化(集团)公司成立,重新任命南化领导班子。  

  1990年,南化派了9位管理干部去碱厂工作,同时也组织碱厂班组长以上干部分期、分批来南化,为他们传授管理经验。当时的碱厂工人素质参差不齐,为了 “出入方便”,有人将碱厂最漂亮的动力发电机厂房的双门双窗玻璃全打碎了;有人用脚“开”阀门,野蛮操作。为了整顿秩序,首任厂领导班子按厂规厂纪开除了一些严重违纪的工人。同时,南化派了一支由退休技术工人组成的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的检修队伍,长驻碱厂检修、维护、改造设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1年3月27日,南化连云港碱厂重质纯碱装置投入运行。1996年9月26日,碱厂60万吨/年纯碱装置达产达标。2001年9月,碱厂盈利首次突破1亿元,实现历史性大跨越。2008年,碱厂纯碱产能达130万吨/年。  

  1993年5月28日,泰州市帘子布厂并入南化(集团)公司,更名为南化(集团)公司泰州化纤公司,这个企业兼并得比较顺利。  

  1993年8月28日,无锡市塑料铺地材料厂并入南化(集团)公司,更名为南化(集团)公司无锡地毯厂。当年的9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专题报道,称此举“多一个合作伙伴,少一个重复项目,省一亿多元资金”。 1996年10月22日,无锡地毯厂年产100万平方米簇绒地毯装置正式投产,使该厂再度跻身国内地毯业四强之列。无锡地毯厂过去使用的原料是聚丙烯,做出的地毯质量上有缺陷。并入南化后采用己内酰胺做人造羊毛地毯,比纯羊毛地毯还漂亮,而且防腐蚀耐用。  

  上世纪90年代初的这一系列企业重组,是以做大做强为目的,以资源为纽带,以拉长产业链为特点的跨地域的企业联合。它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浪潮般兴起的国企并购、组建全国性企业集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历任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南京市企业家协会会长、全国硫酸工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科协副主席,1995年退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