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管理华章—记中央企业劳模、中海石油番禺气田作业区经理靳权

   2011-05-13 中海油中海油

128

作者:文/特约记者 鲜玉萍

 靳权自16岁投身海洋石油事业以来,转战渤海、南海,从一名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成长为由中方第一个全面接管的合作油田平台总监。他在中国海油与3家日本石油公司合作的陆丰13-1平台担任总监的7年间,围绕“保油田稳产高产,带一支高素质队伍”的工作目标,摸索出一套中国人管理合作油田平台的管理办法,取得了油田生产和队伍建设的双优业绩,平台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油田累积产量为最初预计可采储量的166%,油田的投资回收达到128%,生产年限从原来的7年延长到现在的11年。现在他又率领一支来自不同合作油田、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生组成的团队,去筹建南海东部海域的第一个自营气田——投资70多亿元的中海油番禺/惠州天然气珠海终端项目,续写老劳模的新辉煌。
   
   
   
    第一乐章:严细交响曲
    中西结合,大胆管理,不仅能管好中国人,而且能管好外国人,展现出中方第一个全面接替合作油田平台总监的风采。
    陆丰13-1平台建于1985年,是个集钻井、采油、生活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号称亚洲最大,是至今为止南海东部海域惟一的一个全部由中国人管理平台的合作油田。对中方能否管理好陆丰13-1平台,日方作业者起初是不放心的。靳权1997年当总监时,由于平台开始第三次钻井,外国人较多,当时日方对这个1.83米的中国人,能否管好这个现代化的平台更是抱着观望怀疑态度。他们要求他在半年内,每个海班前,要交一份平台工作计划,由日方作业者修改后再实施;每个海班结束后,交一份工作总结,由日方作业者打分。
    但仅仅3个月后,靳权就以自己在安全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方面的业绩赢得了作业者的充分信任,获得较高评价。在他担任平台总监的7年里,平台管理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日方评价说:我们的平台管理能力在逐年提高,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评价凝聚着靳权和伙伴们多年的探索和创新。
    平台总监虽是“芝麻官”,但身系100名左右员工的生命、7亿美元的公司资产,靳权始终把安全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中方刚接管平台时,有些员工、承包商觉得可以松口气了,中国人不会像外国人管理那么严格。但靳权认为,管理标准非但不能降,而且要更严。平台一家承包商在使用小吊车时,由于操作不当使吊车造成损害。根据此事件,靳权召开了现场会分析原因,批评错误,将此承包商领班列为平台不受欢迎的“黑名单”中,从此不允许再在平台工作,以示警告其他作业人员。对此,有人提醒他,这些承包商都有很硬的后台,要他手下留情,下不为例,甚至有人暗示他只要放他们一码,就会给他大大的好处。但靳权嗤之以鼻,坚定不移地说:管他是谁,天皇老子,我都不怕!我不得罪他,我就会得罪公司得罪大家,甚至造成机毁人亡的恶果!
    靳权不仅敢管中国人,而且敢管外国人。平台第三次钻井期间,一个英国的钻井监督严重忽视平台的管理,与他的下属关系紧张甚至吵骂,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他根据平台的管理制度责令其公司立即换人。2003年在第五次钻井期间,一外方高级队长盲目指挥,险些造成恶性事故。当时有一些外方人员替他说情,但靳权“铁石心肠”,坚决不动摇,他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这些现象的听之任之,就是对平台全体员工最大的不负责。
    低成本永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人人有责。无论是国企还是中外合资企业,都要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依靠职工群众拓展降低成本的途径和空间。
    作为平台当家人,靳权特别喜欢算经济账。陆丰13-1油田是个储量小、海况复杂的边际油田,如果不精打细算、精细管理,油田生产就没有多少效益。有一件事对他刺激挺大,那是他刚当总监的时候,一次一台造水机坏了,请外国承包商来修了几天,就花了4万美金,他心疼了许久,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自己想办法修呢?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员工沟通,提出了“爱我平台,维修设备,增产节约,为国争光”的奋斗目标,而且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从技术革新、自检自修、修旧利废三个方面入手,要求员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公司节省每一分钱。
    靳权率领员工先“偷偷学艺”。当外国承包商来修理设备时,他们在一旁悄悄观察、学习,然后回来共同琢磨、研究。有一次,一家精明的承包商看他们不断地问这问那,似乎明白了他们的用意,让他们“go out”(出去),怕他们学会了砸了自己的饭碗。但他不管那么多,千方百计按既定方针做。终于在不长的时间内,平台人员逐渐学会了大型设备发电机、造水机、海水泵等的修理,每年为公司节省维修费用15到20万美金。
    精打细算,节约成本,逐渐成为陆丰13-1平台的好传统,但随着油价的连年飚升,人员的不断更换,新员工对此有些不理解。比如2004年中国海油开展增产节约活动,有的员工就想不通,说:海油形势一片大好,一年有那么多利润,为什么还要这么“小扣”?
    针对这些员工的思想误区,靳权从海油长远发展的角度与大家谈心,从大的方面说, 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高中国海油的竞争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能源公司;从小的方面说,我们这样的边际油田,如果不控制成本,不靠大家前些年“自己动手 修修补补”,恐怕早就关门了;如果我们想在这里干下去,就只有走低成本之路、精细管理之路,使油田的生产年限得到延长。
    靳权的心里话、大实话,激起了大家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增产节约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啊,我们虽然是雇员了,但个人发展前途与公司的兴旺发达依然息息相关。思想一通点子多,平台成本控制讨论会开得非常热烈,从平台监督到甲板工都争先恐后提建议。最后有大大小小40多条意见和建议摆在靳权面前。经过筛选,采纳了20多条,共节省成本10多万美金。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2004年陆丰13-1油田原油发电机大修期间,在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有矛盾时,平台员工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当时按计划平台要运行两台柴油透平发电机,但想到烧柴油成本高,多烧1立方米就烧掉400多美元,靳权非常心疼,把当班员工找来,一起想办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为了节约成本,将原来运行的两台造水机停用一台,以便降低发电机负载。在发电机负载安全范围内,想方设法只开一台透平,另一台停用,每天节省柴油12立方米。这样一来,就要影响平台员工的生活用水,牺牲个人的方便。但想到这样可以每天节省柴油12立方米,14天的大修时间,就节省160多立方柴油,共计节约7万多美元,大家觉得非常值得!
    第二乐章:爱心咏叹调
    从市场招聘来的员工都是鲜活的人,而不是只会干活的机器,他们有着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而这一切又都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情绪不稳,安全不保;基层不牢,地动山摇。
    基层干部,天天和员工群众打交道,面对的都是鲜活的人,只有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员工,像关心工作一样关心员工的生活,像关心身体健康一样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像关心安全问题一样关心员工的思想问题,才能赢得人心,齐心协力干好工作。
    民以食为天,愈是生产繁重愈要关心员工的吃、住、行、玩。自靳权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后,经常关注员工的吃,只有吃好了,才不想家,才有劲头大干工作。他们现在工作的珠海终端位于人烟稀少的横琴岛上,离市区有40多分钟的车程,吃饭、购物都很不方便。而到此工作的员工中有不少是这两年的大学毕业生,独生子女多,对吃、住、行的要求比他们的前辈高。对此,除了在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外,还是要对他们的吃、住、行多加关心,为他们在荒郊野外建立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借鉴在平台工作的经验,靳权倡导成立了由不同岗位员工代表组成的伙食委员会,随时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配餐公司,形成良性互动,持续改进饭菜质量,使员工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天气热时,伙房人员主动将绿豆汤送到工作现场,天气冷时,把热茶热汤送到员工手上,如此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使员工感到舒心;每周组织一次集中购物,由配餐公司的服务人员帮大家到市里买;单身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配有电视机、电话,由配餐公司提供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系列服务,使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成立通讯、文体、摄影等兴趣小组,活跃团队气氛,丰富工余生活。在激烈精彩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中,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摄影采风活动中,回味公司和个人的成长历程,而且从2005开始将以系列主题的方式,把员工自己拍摄的作品印到台历上、挂历上,2006年的挂历主题是“一切为了投产”,真实记录了广大员工为了珠海终端按期投产的历史瞬间,使员工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察言观色,时刻关注员工情绪变化,提前制定消除思想隐患的预案,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靳权要求监督以上的人员,对所管员工的思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每天的“工作日记”要有记录。对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员工,尤其要重点关心,因为情绪不稳,是最大的不安全隐患。平台有位员工离婚后,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对此,靳权高度重视,和他谈心,但管不了几天,那种绝望狂燥的情绪又上来了,动不动就和同事吵架。靳权马上找来他的班长、安全监督、平台医生,指出这是平台安全的一个隐患,大家要特别重视,在他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要让着他,在他干活时,要帮着他。靳权还悄悄和平台医生为他制定了心理健康计划,请医生一起做工作。分三步,慢慢来。第一阶段,有空就和他聊天,天南海北,分散他的注意力,有意无意之间告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要变换心情,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第二阶段,就与他探讨如何面对困难;第三阶段,帮他参谋,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现在,这位员工已组建了新的家庭,而且还资助了两位贫困大学生,享受着帮助别人的快乐生活。2004靳权带队在涠洲天然气处理终端学习时,发现码头主操祝玉春心事重重,情绪不佳,靳权就利用吃晚饭时间,和祝玉春边吃边聊,原来他老婆在深圳要生孩子了,家里却没有人照顾,不知如何是好?愁的他吃不好睡不香,靳权先安慰他别着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当时,办公室正在紧张地编写投产方案,需要人手,于是暂调他回蛇口办公室帮忙,这样既可以上班,又可以照顾老婆生孩子。
    在生产一线,对节假日坚持工作的员工要特别关心,一定要主动送温馨,确保节假日的生产安全。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在偏远地方工作的游子?靳权在平台工作了18年,深深知道在外过节的孤寂和烦躁。所以,每到佳节,他都要组织文艺晚会、球艺比赛,让大家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忘记离家的痛苦。2005年中秋,靳权妻子来深圳探亲,他本可以陪她一起过,但想到远在珠海横琴岛日夜奋战的员工兄弟,他怎么能自己独乐呢。告别妻子,靳权带着所有管理人员到珠海横琴岛,与60多位在荒郊野外工作的员工一起过中秋。那夜恰好是新员工唐艳的生日,他提前安排人订做了蛋糕、鲜花、香槟,大家一起赏月,一起放焰火,一起举杯为唐艳庆贺生日。唐艳激动地说:这是我23年来最难忘的一个生日!那晚,珠海终端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忘记了在外的孤单和疲劳,汲取了继续奋战的力量!
    将心比心带队伍,用爱心、理想、事业营造一个团结和谐、追求卓越的团队,让人人满怀希望,使个个岗位成才。
    在靳权当平台总监的7年里,以心交心,为员工创造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工作环境,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生产骨干。有一人被提拔为平台总监,有10多人得到提升,遍布南海东部海域各个合作油田,还为渤海合作油田输送了一位平台总监和一些生产监督、维修骨干。有人说靳权是“平台校长”,尤其是他那10多本厚厚的《总监日记》更成为培养干部和新人的好教材。
    海上平台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少人起初到对外合作油田来都是想多挣点钱,所以“雇佣思想”比较严重,把自己当“外人”当“打工仔”,你叫我干啥我干啥,处于被动工作的状态。尤其是有了票子、房子、车子以后,有些员工更有些找不到北,思想比较迷茫。
    如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把平台当成自己的家,由“要我干啥”转变到“我要干啥”。靳权思考了很久,认为必须把国企思想工作的传统优势与当代国际油公司的先进管理方法相结合,团结凝聚员工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奋斗。
    番禺/惠州气田是南海东部第一个天然气自营开发项目,对此,缺乏大规模天然气开发生产经验和自营作业经验的深圳分公司高度重视,经过严格挑选,一批来自西江油田、JHN、CACT作业者集团等中外合作机构的生产骨干和20多名应届大学生,组成了目前的番禺/惠州气田生产团队。
    来自不同合作油田的老员工和新毕业的新员工组成的新单位,既面临繁重的生产投产任务,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从合作到自营,管理文化、工资体系不同;从油到气,技术流程、工作程序不同,更复杂;建设投产期,准备工作量非常大,没有节假日,不可能正常休假;多元文化有待融合;员工发展空间有待拓展。
    首先要面对的是来自合作机构的员工工资有所减少的思想问题。由于工资体系不同,从合作机构到番禺/惠州气田生产团队工作的员工,实际收入有所减少,对此,一些同志情绪不免低落,有的还想再回合作机构工作。对此,靳权逐一和他们谈心,请他们正确地看待得与失。表面看,目前收入是少了些,但大家的职位普遍有了提升,而且由原来搞油到现在搞气,可以学到许多新东西,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人活一辈子,不仅仅是为了钱,要由“向钱看”到“向前看”,追求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他指着墙上珠海终端的美丽蓝图说:这个气势宏伟的现代化终端将在一片荒滩建成,将由我们这些人来管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它建设管理成中国最好的终端!一种改天换地干一番事业的使命感、成就感在大家心底油然而生!
    第二要面对的是多元团队的融合问题。无论你来自哪里,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珠海终端的人,一个团队一个目标。忘掉过去,从头开始,从我做起。在员工大会上,靳权与大家坦诚交谈:我到这里报到前,给自己三个定位:一是劳模的荣誉属于过去,我要从头干起;二是永远和一线员工站在一起,紧紧依靠员工群众干工作,从他们中推出新的劳模;三是平等待人,处事公平、公开、公正。靳权敞开心扉,请大家监督他。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业界打造响当当的‘珠海终端’模式”的工作理念,团结凝聚来自不同单位的员工和新毕业的大学生。他亲自率队到涠洲天然气处理终端现场去,让实践成为一个“大熔炉”, 带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踏实的现场作业人员,以胜任PY30-1珠海终端现场岗位工作。在用人、业绩考核、发放奖金等敏感问题上,做到在网上公开选拔标准、考核标准,让群众心服口服,用事实推动多元化团队的有机融合。
    第三要面对的是新员工的培训问题,尽快使他们完成由大学生到企业职业人的转变。针对27名大学毕业生的特点,靳权确定了抓学员思想作风建设和技术学习并重的方针,制定了《新员工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法》。以老带新,实行严格的模拟上岗制度。新学员像正式上岗一样,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动力、生产、维修、操作、机电仪五个岗位轮流走一遍,每两周考试一次;然后定岗学习:生产抄表、巡检、日报表、日常作业等。大家学操作流程,写危害辨识,找生产隐患。老师傅的言传身教,生产准备组的严格管理,使新学员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撰写的危害辨识报告,被涠洲终端采用30多份。
    在培训初期,由于在校园的期望和现实工作存在落差,部分学员思想不稳定,培训中表现出懒散消极情绪,靳权及时与他们谈心、沟通,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学员克服浮躁心态,潜下心来,扎根一线,勤奋工作,积累经验,为日后的成长和进步夯实基础。同时靳权制定了“素质问答20题”和学员们进行讨论,使他们在认识上、行动上有所提高,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生涯充满信心,精神风貌也大为改观。之后乘热打铁,让学员们自己制定了在涠洲的12条“学员学习公约”,从遵守厂纪厂规、尊重师傅、责任心、组织纪律性、安全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了大家的综合素质,受到了涠洲厂的好评。
    第四要做的就是如何为每位员工设计阶梯式的职业发展计划,营造“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向上氛围。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永远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何况人呢?一定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靳权和主管人力资源的同志一起逐个与他们谈心,共同制定“职业培训和发展计划。靳权还与主管领导研究,专门预留8个中级岗位给新来的大学生。这就意味着到2006年,8位专业水平表现优秀,团队精神突出,刚刚毕业一年多的新人将直接走到生产的重要岗位。这种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发展欲望。2004年10月6日,生产监督温洪波就发现空压机至仪表风和工厂风储罐的各主管线均接错,而类似的纠错生产准备组已经抓住60多次;新员工许小虎和黄敬利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找出了堂堂某国家级设计院专家的图纸和工艺疏忽,让专家感叹:“后生可畏”。200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储运专业的王怡,在有的部门想调她去当秘书时,她婉言谢绝了,自愿留在条件艰苦的横琴岛锻炼自己,她在“定岗宣言”中说:要当最好的女操作!要做中海油的第一位女总监!看到这些年轻人在大团队里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靳权非常欣慰!也非常鼓励、支持,并决心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为他们实现理想创造条件!
    就这样,靳权从一名初中毕业生到现在南开大学MBA课程班的学员;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由中方第一个全面接管的合作油田平台总监!可以说,他走上了一条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追求之路,走上了一条不屈不挠、勇于拼搏、开拓创新之路。在这条路上,他一路走来,走得是那样的执着、那样的坚定;走得是那样的有力、那样的朝气蓬勃!我们预祝他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大踏步地带领他的团队不断进取,在蔚蓝色的海洋上乘风破浪,再铸辉煌!
      (责任编辑 起午)
   
   
    人物档案靳权,1976年至1980年在中国海洋石油渤海维修厂工作;1980年1984年在中国海洋石油渤海研究院工作1984年至1988年在河北理工大学学习;1988年至1993年在中国海洋石油采油公司BZ34平台和锦州202平台工作;1993年至1994年在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工作学习;1994年至1996年在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日本石油作业集团任仪表监督;1996年至2004年在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日本石油作业集团任平台总监;2004年至今在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任番禺气田作业区经理。
    靳权工作30年来,先后多次获得中海油东部公司深圳分公司海上先进职工和优秀职工、优秀管理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荣获中海油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荣获国资委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荣获中海油劳动模范称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