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联合做大才是根本出路

   2009-08-28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22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稀土行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促使稀土企业对多年来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CCIN记者在近日结束的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上采访时,众多企业界代表说出了共同的心声——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快企业间的联合与重组,形成大企业集团。  

  CCIN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有包头矿、四川冕宁矿及以江西为代表的南方五省离子矿三大生产基地,从事稀土矿产开采、分离的生产企业有 169家。其中以中小型企业居多,部分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甚至几十吨。我国荣膺世界稀土储量、生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四个“第一”,然而现在大部分稀土企业的生产经营却非常艰难,亏损现象普遍存在。  

  包钢稀土(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日辉不无忧虑地说,稀土行业必须整合。包钢稀土(集团)公司2008年年初时,稀土代表产品镨钕氧化物每吨的售价在17 万元左右,公司200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47亿元,平均每季度盈利达1.2亿元以上。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产品价格开始快速下跌,当季盈利骤降至3000万元。至当年第四季度,镨钕氧化物吨价已降至5万元左右,与年初相比降幅达70%以上。公司在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亏损,2009年一季度亏损甚至达到7800万元。在价格巨幅下跌的同时,稀土消费市场不断萎缩。此时,稀土企业开始纷纷采取“现金为王”的策略,广泛降低库存,相互压价反而加速了产品价格下跌。同时,国内部分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行业大部分产能闲置,稀土企业叫苦不迭。  

  我国南方稀土生产基地赣州市的一位稀土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向CCIN记者诉苦说,1999年赣州有25户稀土加工企业,现仅存5家,历年累计亏损2亿多元,总资产负债率高达196%。  

  CCIN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眼下国内稀土市场虽略有转暖迹象,但稀土价格还在低位徘徊,五成以上企业开工不足,为数不少的企业还在停工。 

  “其实,即使没有此次突发的金融危机,稀土企业的日子同样也并不好过。”上海跃龙稀土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钱国平在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说。钱国平表示,长期以来的竞相压价已使大家尝尽了苦头,只是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全行业的企业陷入深潭的进程,也促使企业老总们痛定思痛:只有整合资源,寻求联合发展才是惟一的出路。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料司副司长、资深稀土专家王彩凤介绍,实际上国内稀土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已经开始了。如江西铜业集团、中国五矿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依靠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先后整合了四川、广东和江西的稀土资源和一批中小企业;包钢集团对以包头矿为原料的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推行稀土精矿“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组织原料、统一安排生产、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对外打破地区、打破所有制界限,通过资本运作推进行业整合,先后控股了包头华美公司、淄博灵芝公司、包头京瑞公司、包头和发公司等行业内骨干稀土企业,实施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但是,这几家大集团只是整合了与之生产经营关联较为紧密的稀土企业,绝大部分的稀土企业并没有加入其中。从全国整个产业格局看,产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稀土企业多年来散乱发展、无序竞争、产品附加值低的现象一直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出口方面,我国作为资源大国却不掌握稀土产品的定价权,导致产品价格越来越低,成为国外稀土应用企业的廉价供应商。可是,虽然明知事实如此,很多企业却仍过一天算一天,只要还能赚钱,就不图改变。  

  然而,如今经历了金融危机之痛的稀土企业正在积极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论坛上CCIN记者了解到,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稀土行业只有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市场配制的手段,以资源、技术和产业链为纽带,加快整合步伐,推动企业的联合重组,同时加强行业的自律和对外的维权,才能迎来发展新契机。目前,赣州等地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企业整合正在持续推进,中小企业纷纷表示愿意走联合之路,或投靠大型企业,“大树底下好乘凉”。同时,一些大企业也呼吁国家出台标准淘汰部分落后的小企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