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复肥行业将面临全面角逐与整合

   2009-08-31 农资导报农资导报

12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008年年底磷复肥行业人士就已经意识到结构调整的到来,调整意味着全方位的竞争和整合。就像业内人士所预料的,今年上半年磷复肥企业经历了金融危机和行业调整带来的阵痛。氮肥价格浮动,硫磺、磷矿、钾肥价格下滑,整个复合肥市场都在小心翼翼中度过。当前各地都缓慢进入备肥时节,国家淡季出口关税即将结束,国内市场将迎来季节性需求拉动洪峰,秋季市场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下半年化肥市场能否给磷复肥行业一个惊喜?行业信心是否全面恢复?市场角逐点在哪里?面对困局,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上半年:“市场飞流直下”  

  随着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同样,磷复肥行业也通过一系列举措在不断地调整中,政府、协会组织、企业都在积极通过各种措施阻止“市场飞流直下”的局面。  

  据了解,今年1~6月中国化肥累计产量达到3250.4万吨(折纯),同比增加9.5%。其中,尿素1~6月累计产量为1455.3万吨,同比增加 8.9%;磷肥1~6月累计产量为673.3万吨,同比增加6.1%;钾肥1~6月累计产量为154.9万吨,同比增加16.1%。  

  数据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并未阻止中国磷复肥工业前进的步伐,但出口数据却让人深深体会到国际市场的疲软与国内市场的严峻。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上半年中国共出口化肥160.1万吨(实物),其中,一季度出口121.9万吨,二季度为38.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7.4%和 83.5%。从磷复肥来看,上半年中国出口磷酸二铵78.19万吨,比2007年同期减少18.4%,比2008年同期增加22.1%。出口磷酸一铵 32.2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9.40%。  

  出口受挫已成定局,但价格浮动更令人揪心。2008年年末到2009年6月份,磷铵和复合肥市场批发价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原料价格下滑的传导效应直接将市场推向低谷。45%氯基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5%-15%)由2008年1月的2500元(吨价,下同)左右,上涨至9月的3600元,随后跌至12月的2850元;2009年一季度受需求拉动,价格一直平稳维持在2800~2900元左右。45%硫基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5%- 15%)从2008年9月最高点3800元跌至12月的3000元左右;2009年一季度在2800元左右浮动。经销商所期盼的价格平稳并没有持续。随着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价格不断下滑,二季度复合肥批发价几乎由每周一个价变为每天一个价,有的厂家甚至停止报价,直接采取保底策略。45%氯基复合肥二季度 3个月批发价分别达到2500~2600元、2400~2500元、2300~2400元,45%硫基复合肥分别达到2700~2800元、 2600~2700元、2500~2600元。与此同时,国产55%磷酸一铵市场批发价格由2008年7月的4500元左右,跌至2009年6月的 2000~2200元,7月达到1760元。2008年8月国产64%磷酸二铵价格达到最高峰,8月、9月、10月市场批发价都保持在4500~4600 元,随后跌至3500元;步入2009年更是一路走低,由1月的3100元跌至6月的2800元。一时间,磷复肥成为经销商眼中“烫手的山芋”。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祥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复合肥生产厂家与经销商最为苦恼的时期,尿素、磷铵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尿素出厂价部分企业报出1550元的低价,再加上钾肥市场价格也由年初的4000元降至6月的2600~2800元,更是雪上加霜。价格大幅波动已经让经销商的心理非常脆弱,根本看不清市场的走势,观望的态势再次袭染行业。  

  淡季出口关税能否让磷复肥行业复苏?今年6月财政部发布公告,将尿素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一个月,磷铵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一个半月。对于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机遇,来释放国内产能,稳住市场价格。李洪祥告诉记者,延长淡季出口关税为磷复肥调整赢得了时间,磷肥企业可以通过出口来消化国内的库存,平稳市场价格。从国际市场磷酸二铵、硫磺、磷矿石(摩洛哥FOB价格)价格看, 2007年3~10月,美国坦帕港(FOB价格)磷酸二铵保持在430美元(吨价,下同),从11月开始价格随硫磺一路飙升,2008年8~9月达到最高点1165美元(折合人民币8085.1元);硫磺(温哥华标准FOB价格)达到800美元(折合人民币5552元)。2008年9月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了整个磷复肥市场,需求疲软,原料价格顿时暴跌,磷酸二铵价格在2009年1月跌至350美元,硫磺跌至44美元,磷矿石由最高点450美元跌至2009年2月的160美元。当前国际市场并没有透露出任何复苏的迹象。从近三年磷酸二铵的出口情况看,二季度一般为磷酸二铵出口高峰期。2007年上半年中国共出口磷酸二铵95.77万吨,2008年64.01万吨,2009年78.19万吨,前两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占到总出口量的48.6%和 78.4%,而2006年这个数据仅为38.7%。这个数字说明,中国生产商思索的是国际市场,出口淡季关税一旦结束,企业将立即转守国内市场。  

  下半年:企业奋力角逐  

  “下半年市场将面临全面整合,磷复肥企业将迎来最艰难的时期。”李洪祥告诉记者,“当前磷复肥价格已经跌至成本边缘,下半年市场价格将随需求启动而小幅回调。”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磷酸一铵、NPK复合肥等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5.4%和13.7%;磷酸一铵、NPK复合肥装置开工率仅为50%。截至6月末,企业库存磷酸二铵169万吨,同比增长1.3倍;企业库存磷酸一铵72万吨,同比增长20%;企业库存NPK复合肥183万吨,同比增长 13%。预计2009年全年磷肥产量将达到1280万吨P2O5,下半年供应量应该在780万吨。  

  对比2007~2009年中国磷肥产量可以发现,2009年一季度是中国磷肥产能的巨大释放期,一些新建项目已经开始投产,并且一季度总体产量分别高出 2007年、2008年14.7%和5.9%。6月磷肥产量已经超过2008年同期11.39%,且有赶超2007年同期的趋势。而根据农业部预测,国内下半年磷肥需求量在480万吨P2O5。因此,从供应情况看,下半年中国磷复肥产量将继续增长,而磷复肥需求不会出现大的增长,这将导致国内磷复肥供需矛盾继续加剧。 

  虽然国内主要磷复肥产品价格在7月开始出现回调,其中45%氯基和硫基复合肥市场批发价已经由7月的2000元、2100元调整至8月初的2150元和 2300元,55%磷酸一铵和64%磷酸二铵价格也由2200元和1700元调整至2350元和2150元。对此,业内人士预计,目前磷复肥价格已经触底,预计下半年价格将会有小幅回升。但是,由于磷酸二铵价格与复合肥价格已经相差无几,许多磷肥生产企业开始看好北方磷酸二铵市场,同样,更多的农资经销商认为,北方农户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会选择磷酸二铵。磷肥生产企业、复合肥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显而易见。  

  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熊田福告诉记者,受季节性需求拉动,华北市场在7月开始启动,目前磷复肥价格出现缓慢回调也是需求启动的结果。贵溪目前开工率已经由上半年的60%左右提高到当前的80%,企业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秋季用肥高峰作准备。按照农户施肥习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农户有可能会选择磷酸二铵,而降低对复合肥的需求。据记者了解,现在复合肥企业的市场销售人员从第二季度开始进行市场的维护工作,从企业员工到销售老总几乎全部进入基层市场,当前市场已经由利润分配上升至生死抉择。对于这场争夺战,熊田福经理认为,华北地区更看好磷酸二铵市场,需求反弹会大一些;南方市场由于目前经济作物价格有上升趋势,农户种植积极性比较高,多数企业看好复合肥市场。  

  大调整:牺牲利润换市场    

  从目前磷复肥企业以及农资经销商的调查情况看,下半年有三个看点:  

  第一,复合肥、磷酸二铵、钾肥价格是否稳定,决定下半年经销商的拿货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经销商基本没有库存,这些地区的化肥需求预期保持稳定,但由于价格波动,经销商不敢大量拿货,只能陆续向生产商打款订货,价格小幅上扬对于经销商来说是一种激励。  

  第二,全球经济回暖、采购增加直接刺激国内磷肥出口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苏,拉美、欧洲、东南亚、澳洲市场磷肥需求已经开始转暖,印度、巴西、东南亚等国采购活动活跃,农户对农产品价格预期较好,这些因素将直接推升国际磷肥价格;另外,6月、7月、8月上半月、11月、12月都将是国内磷肥淡季出口关键期,为保证企业周年生产、资金链不断,企业有可能选择牺牲利润换取国际市场。  

  第三,国内磷复肥企业将面临全面竞争与重组。近日,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对化肥行业的政策将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下半年没有新的政策来托市。而目前多数国内磷复肥企业已经从产品创新、产量控制到提高技术服务,再到资源多级利用,延伸磷复肥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竞争。企业结构调整、并购重组的势头已经非常明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回答关于“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下一步有哪些有效的措施”问题时指出,企业调整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股权结构,还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以及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整合。在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上,一是要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二是要在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等方面设立行政手段,有一个合适的、高标准的市场准入门槛;三是要抓好典型,在兼并重组方面已经有很多案例,要总结好的经验。在淘汰落后方面,要总结、推广成熟的办法。有关淘汰落后还有一个责任制的问题,特别是八个重点行业的淘汰落后,有指标、有任务,要下达到各个省市,落实到基层去。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