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周年。帝国主义列强对新中国虎视眈眈,炫耀核武器,进行核讹诈。为了国家安全,抵御外来侵略,不受人家欺负,中央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和新型飞机(后来增加了人造地球卫星,合称“两弹一星”)。
研制这些东西需要有特殊性能的耐高温、耐强氧化剂,以及耐油、能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化工材料,这就是氟橡胶和氟树脂。正因为如此,在美国对中国的禁运货物中氟橡胶和氟树脂属于第一禁运物品。进口不成,国家决定自己研制,并把任务下达给了原化工部,由时任副部长李苏主管,成立了专门为国防工业服务的机构(后称“二局”,晨光院曾属二局管辖)。
1958年,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汇聚上海,就氟橡胶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时的化工部李苏副部长,军工局吴振刚局长、陶涛副局长与会,定下“大力协同,做好工作”的原则和“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方针。与会的科研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尽献良策,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氟橡胶合成方案。即四个单位采取四种途径试验,约定6个月后会面。
中科院化学所胡亚东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回到北京后,立即和他的同事们制订了试验方案和细则。首先是一号氟橡胶(又称F2311),由偏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共聚而成。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生产氟化氢已属“高科技”,研制偏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两个单体谈何容易。
从电石出发,产生乙炔,精制乙炔、氟化氢,合成含氟烷烃,再制成含氟烯烃,不仅路线很长,工艺、设备、控制条件也都得摸索,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安全事故。胡亚东和同事们通宵达旦,苦苦探索,反复试验。多次失败,多次改进,最终,他们攻克了一道道难题,研制出符合要求的偏氟乙烯。三氟氟乙烯的研制也同样经历了艰苦的历程。
与之相比,单体聚合的研究由于是“试管级”的,显得要“简单”和“顺利”一些。
1959年5月,参与攻关的各单位科研人员如约相会于上海。胡亚东带着他和同事们的成果——新中国第一块氟橡胶与会交流。与会同仁一致肯定化学所的合成方法。
同年7月,化学所、有机所、上海市橡胶工业实验室(后组建为上海市合成橡胶研究所、今上海有机氟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上海集中攻关。同年9月底,放大试验(被称作“玻璃杯级”)成功。研制出的氟橡胶和工艺技术,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此后,原化工部决定在上海继续氟橡胶研制。三氟氯乙烯在公私合营上海北洋化工厂研制,偏氟乙烯和聚合在上海市合成橡胶研究所研制。由于是工业性试验,规模扩大了,工艺也大大改进了。如用“干法”净化乙炔,热氯化、裂化同在裂解管内进行,用二氧化碳稀释裂解等等,聚合釜由2升、5升扩大到了50升,精馏提纯等工艺也迈进了一大步。
1965年,一号氟橡胶工艺技术基本定型,试制品经多家单位试用,达到使用要求,并通过原化工部的鉴定。1966年3月,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向中科院化学所、应化所和上海市合成橡胶研究所签发氟橡胶合成方法发明证书。
“三线”建设开始,原化工部决定将氟橡胶项目内迁至四川晨光,利用鉴定成果与技术建设2吨/年规模的中试装置。大部分设备内迁,少部分新建。1966 年初,283台(套)、管道、管件、仪器仪表和工器具运抵四川晨光。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以及原化工部第八化工建设公司职工通力协作,于1967 年5月完成安装任务,试车成功,产出第一批用于工业性试验的一号氟橡胶。1970年9月,二号(F2641)氟橡胶试车成功。翌年,三号(F246)也试制成功。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原化工部晨光院从事氟橡胶研制开发工作的工程师以上的科技人员有60余人。乘着改革的春风,经过几代晨光人的努力,目前中昊晨光院的氟橡胶产年能已近8000吨,居国内第一。产品品质可与国际同行媲美,成为我国最大的氟橡胶生产、开发基地。
(作者1963年起先后就职于上海市合成橡胶研究所和化工部晨光院,长期从事氟橡胶研制、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