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稀土出口配额的申请条件刚刚发布,我们现在就正忙着准备材料上报呢。” 11月17日,电话另一端的江西南方稀土公司副总经理郭春荣显得很忙碌。
2008年和2009年,江西南方稀土公司分别拿到1146吨和1645吨的出口配额,涨幅不小。“不过,明年我们能拿到多少还不好说,因为现在国家的总量还没定下来,国家的政策应该是会协调各方面的情况。”郭春荣表示。
不只是郭春荣,海内外众多目光此刻都在关注着中国的稀土政策。从今年6月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力造势,指责中国控制稀土出口、破坏世界稀土供应,甚至“威胁美国的安全”。欧盟与美国甚至声称将就中国限制出口稀土的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据本报记者了解,美国和欧盟的“噱头”来自于我国稀土行业规划的重新制定。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制订《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草案。根据这些草案,为了加大对国内稀土深加工的重视,今后中国稀土[1.76 -2.22%]资源将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具体目标是,从2009年至2015年,中国稀土每年的出口量将控制在3.5万吨左右。
工信部原材料司主管稀土工作的副司长王彩凤在11月18日中国稀土学会第五次大会上对记者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在和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保部等12个部委建立部级稀有金属协调机制。”
尽管手握全球大部分稀土资源的中国正在治理稀土行业的道路上大步开迈,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并不理解“国际施压”。
美欧“噱头”
“今年的配额看来还是比较松的,因为国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减得比较厉害,而同时我们国内这一块发展得也比较快。”郭春荣谈到最近的稀土国际贸易形势时表示。
不过,几大从中国进口稀土的国家却似乎并不这么认为。早在今年6月,欧盟与美国声称将就中国限制出口稀土的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随即,商务部表示,中方限制这些高耗能、高污染原材料出口,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国外的买家看上去似乎忧心忡忡。在中国从事稀土贸易的日本三井物产公司一位人士就有些遗憾地对记者说:“我们是很想做大,但是现在的政策越来越严格,所以还是比较难的。”
而他在日本的同事的语气显然则更为激烈。日本三井物产公司稀土部门负责人佐藤阳一对英国《泰晤士报》称,中国稀土出口的收紧是日本业界面临的一个无形的海啸。目前,日本几乎100%的稀土进口都来自中国。这源于中国稀土成本的低廉。
据郭春荣介绍,以金属镨钕为例,南方稀土公司的生产成本大概在30美元/公斤,而此前美国被封存的芒廷帕斯矿生产成本则在40美元/公斤,“人工和环保成本都太高。”当产品价格维持在35-40美元/公斤时,美国的稀土产品就不挣钱了。
不过,目前进口商们其实并不用担心。“这主要是他们的需求下降了,从我们的客户来看,大概下降了20%-30%。”郭 春荣表示。而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日本今年的稀土进口量比往年减少了58.5%。
江西省稀土学会秘书长孟庆江也表示:“配额实际上不少,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对市场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中国的稀土政策不影响世界稀土的价格和消费,外国人并没有少得到稀土。”
配额悬疑
这是一个悬疑。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近年中国的稀土出口正在逐步收紧,未来的价格有可能被中国操控。然而,商务部一位参与过稀土配额分配工作的人士却对记者表示:“我们作为稀土出口的政策部门,从来没有发布过要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明年的配额还没有定,但是去年和今年的配额都维持稳定。”
事实的确如此。根据记者综合商务部近两年的出口配额名单以及稀土信息网提供的数据都显示,2008年和2009年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分别为4.75万吨和5.01万吨。其中,2008年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配额分别为3.42万吨和1.33万吨,2009年则分别为3.33万吨和1.68万吨。
据了解,此前每年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均由国家发改委稀土办公室拟定,上报国务院批准后由商务部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环保治理等方面核准各企业的出口配额数量。“具体的配额数字都是有一个公式计算的,商务部会委托五矿商会做材料审核,我们把材料交给商会就行了。这样做可以说是越来越公平了。”郭春荣表示。
其实,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并非是这一两年的事。多位稀土行业人士表示,早在10多年前,稀土出口并没多少限制,很多贸易公司都在做。随后即使实行了出口配额管理后,有出口资质的企业也一度达到200多家。
不过,“整个收缩配额是从2004年开始的。2005年增加了一些,2006年又开始逐年减少,这两年比较稳定吧。郭春荣回忆起这些年我国出口配额的增减情况。“不过,这只是内资企业的情况。”
据了解,每年商务部发布稀土出口配额时是将内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分不同批次发布的。而合资企业的出口配额在2004到2006的三年间变化不大,2007年略微减少,在2008年达到最低后,2009的出口配额增加后又超过了2007年的水平。
稀土出口配额在不断变化的同时,也在逐渐朝大企业集中。“我们2009年的配额就比2008年的增加了不少。”郭春荣表示。据了解,这是由于目前商务部对于稀土出口企业各方面的门槛在逐渐抬高,如提高注册资本金、出口量的门槛等等。
而对于未来,对于曾盛传的每年3.5万/吨的出口额度控制,工信部副司长王彩凤没有回应。不过,上述商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明年的配额肯定不会增加,但会不会减少现在不好说。”
定价话语权
仅仅一个配额,缘何引来如此广泛的关注?这不得不提到中国稀土[1.76 -2.22%]在世界稀土版图中的地位。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全球第一,稀土年产量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0%以上,出口总量占全球的80%。然而,尽管身披稀土大国的身份,中国稀土产量长期高于国际需求、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稀土往往只卖出了“土价格”。中国稀土在世界定价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以最畅销的稀土金属镨钕为例,2008年初价格在15万元/吨左右,金融危机最低时一度跌至10/吨以下。
随后伴随着经济形势的有所好转,价格回升至14万元/吨。“这当中,包头成立的国贸公司的收储可以说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郭春荣表示。
有消息显示,长期从中国进口稀土的美国,实际上是世界上稀土资源仅次于中国的国家。但美国却不自己开采以满足需求,而是转寻从中国进口低价稀土。目的很明显,“只有中国稀土价格再翻一倍,美国才有开采动力。”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负责人最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
“价格并没有反映出稀土的真实价值,我们是国际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官员此前表示,要掌握定价权,产业做大做强是关键。
基于此,整顿稀土行业,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目前,因主管国内稀土的机构稀土办公室从发改委转移到工信部,“稀土办公室”这块牌子一度取消。“现在这个牌子又恢复了,国务院领导对于我们稀土的工作是非常重视的。”王彩凤表示,目前部级稀有金属协调机制和稀土产业规划都在行进当中。
此外,工信部副部长苗圩也曾公开表示,未来中国近百家稀土分离企业通过重组将削减到20家。虽不会出现此前几年计划的组建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但企业在兼并重组中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官方文件没有正式发布,市场自发动作早已有之。2008年6月,四川冕宁县与江西铜业[42.79 -0.35%]正式签订确认书,江西铜业以4.3亿元成功取得冕宁牦牛坪稀土采矿权。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年初宣布在5年内投入20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采选、加工、应用一体化稀土企业集团。此外,内蒙古政府目前也正在组织以包钢稀土[31.34 -1.45%]集团为龙头,通过重组、联合、兼并中国西部的稀土原料生产企业。
看上去,三井物产的佐藤阳一所忧心的海潮一般的力量似乎正在形成。然而,事实离此还差得很远。
“稀土的产品很复杂,很多都是伴生的,高兴不高兴它都要生产出来,往往一生产就是10来种产品,但其中一般只有四五种产品在市场上畅销,其他没有市场的产品自然就卖不起价。”郭春荣对记者介绍说。
此外,由于我国的稀土主要是内蒙古和四川的轻稀土以及江西的重稀土,要形成垄断力量,理论上是可以考虑的,操作起来难度却特别大。
而商务部人士则对记者强调,中国是个入世的国家,政策都是符合规定的。“至于说稀土贱卖,1990年代那会只有四五家稀土企业,现在都上百家了,产能大了那么多,根据市场的供需规律,它的价格还能恢复到1990年代的水平吗?”
孟庆江也表示认同:“稀土的价格现在主要还是市场因素,像金融危机一来国外需求下降稀土价格就下来了。而我们设定出口配额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控制国内的产量,这根控制钢铁、有色的产能过剩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