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供应紧张暴露储气能力短板

   2009-11-23 北京日报北京日报

12

  全国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令本已紧张的国内天然气供应雪上加霜。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被众多国内城市视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最近五年,天然气市场需求每年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

  面对骤然加剧的供气紧张,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天然气年内不涨价,这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多重原因造成天然气供应紧张

  记者:最近发生的天然气供应紧张,由哪些原因导致?北京市场情况如何?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大范围异常天气使采暖用气剧增,天然气上游开采力度跟不上市场需求增长,天然气储气设施不足,都是造成当前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原因。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目前,北京市场天然气供应相对平稳,而供应紧张的主要是南方地区如长三角地区,暴露出西气东输储气设施的先天不足。陕京线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北京冬季采暖与夏季用气的峰谷差,配套建设了大港、华北两大储气库。而南方地区没有采暖需求,西气东输建设时就对峰谷差考虑不足,需要尽快弥补。

  中石油规划院专家:网上有人指责两大巨头不愿提高上游开采力度,实际上是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油气田开采有自身规律,一旦投产,开采和管输就一天不能中断,为保证长期平稳供应,不能在某个时段过度开采,否则会伤害气田层。实际上,为华北供气的长庆气田在近几年冬季已经超常规开采。

  息旺能源油气信息总监储节旺:最近五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在上游资源勘探开采、国外资源引进,中游天然气管道建设、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规划方面不乏大手笔。然而,对于天然气储备和调配方面的保障措施重视似乎显得不足。这次供气紧张暴露出中国天然气储备调运中的短板,如储气库资源薄弱,大型管网之间气源调配困难,LNG进口调峰未发挥作用以及对需求预计不足等问题。

  天然气峰谷差日渐严峻

  记者:与电网相似,天然气供应的峰谷差问题也日渐严峻,成为影响供应安全的一大难题。如华北地区当前用气量已经相当于夏季的3.6倍,尤其北京冬夏峰谷差已经达到5.3倍。有哪些方式可以增强调峰能力、平抑峰谷落差?

  董秀成:目前国家相关政策没有明确天然气调峰职责的具体划分,其实天然气上游生产企业、管道企业、城市燃气公司都应该共同承担,各自建设相应的储气设施,增强整体调峰能力。

  林伯强:可以学习电网调峰模式,实行峰谷差异价格,将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用气引导转移到低峰时段。这也应该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内容之一。

  中石油规划院专家:这次寒流影响下出现的天然气短缺现象,折射出我国天然气调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石油规划了一批地下储气库,但实施需要一定周期。而且与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相比,中国地层结构不稳定,寻找可以建设大型地下储气库的理想地点非常不容易。建议城市可以尝试控制高峰用气量,让工业、发电用户参与高峰用气调峰。冬季高峰期可按照城市居民-社会公服-工业用气的顺序分级调减气量,优先确保城市居民用气。

  天然气价改不等于涨价

  记者:虽然发改委明确表示今年暂不提高天然气价格,但价格改革是否难以回避?天然气价改可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林伯强: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进口比例较低,虽然三大巨头新签了一批LNG大单,但目前开始供应的还只有卡塔尔天然气。真正能尽快缓解国内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是中亚天然气管道,年底开始供气,年供应量300亿立方米。而去年,国内天然气总消费量也就700多亿立方米。在国外天然气大量进口后,必然对国内较低的天然气价格造成冲击,因此天然气价改明年初极有可能启动。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比国际市场低20%,而成品油价基本与国际接轨。随着油价走高,气价优势更明显,很多私家车都改烧天然气,加剧了供应紧张。

  董秀成: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有控制的政策导向提高企业开发天然气市场的积极性,但不能简单等同于涨价。天然气价格调整首先是要建立健康顺畅的价格联动机制,不仅出厂价、管输价、城市门站价要联动,天然气定价还要参照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化,并充分考虑与油、电等能源产品的比价关系。
 

  中石油规划院专家:天然气价格改革应该会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工业用气调整幅度会更大一些。预计进口气将与国内开采的天然气混合后联网输送,将进口气的较高价格摊薄,因此即使价格上调,幅度也不会太大。

  延伸阅读

  北京用气量增长近六成

  本月,中石油努力增加上游资源量,日供气量增加2000万立方米,增幅达到11.8%。北京市场上,虽然日均用气量比往年增长57%,但华北储气库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由注气改为提前采气,目前日均供应量高达2300多万立方米,其中陕京线管输量每天6000万立方米有近4000万立方米输送北京及周边地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