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巨头布局黄河三角洲

   2009-12-10 山东商报山东商报

53

  日前,黄河三角洲(以下简称“黄三角”)开发建设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石化产业更是作为主导产业被重点提及。实际情况是,此前,多路国内外资本已“先知先觉”,包括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等国内行业龙头已纷纷涉足黄三角石化及海洋化工等行业。与此同时,韩国SK等外资化工巨头也正把扩张触角伸向黄三角。

  中海油成最大战略合作伙伴

  按照“黄三角”规划,业内人士表示,石化行业将在加速构筑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拥有胜利油田及综合实力、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的地炼企业的山东无疑也成为国字号化工巨头的“觊觎”对象。

  中海油或许是“黄三角”概念的最大践行者之一。今年9月3日,中海油与山东潍坊国资委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无偿受让后者拥有山东海化集团51%股权。此前,中海油“吃下”山东利华益集团,利华益拥有山东最大的炼油厂——加工能力达500万吨/年的利津石化厂。此外,中海油与潍坊弘润石化上马两个年产500万吨炼化一体项目,试图尽快形成年产2000万吨的加工能力,形成千亿级石化产业链。

  一面盯准黄三角地炼企业,中海油还把目光瞄向炼化一体化。在收购东营港现有两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的基础上,中海油计划总投资450亿元,打造两个5万吨级、两个5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以及中海油物流园、中海油工业园等。借此,中海油一跃成为迄今为止黄河三角洲开发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

  各路化工巨头纷至沓来

  战略背后隐含的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的挑战。在山东及周边有着强大炼油实力的中石化,牢牢掌握着与由中石化山东分公司控股、部分山东地炼参股的中联石化。去年1月末,由山东省石油公司和山东中联石化发起的“山东省燃料油协会”成立,首批会员包括炼厂和贸易公司约70家左右。

  目前,中石油已经开始在山东自建炼厂和网络。在去年底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中石油将在威海镆琊岛新建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厂。另外,东明石化今年还将为中石油代工生产约80万吨成品油。双方还计划兴建日照-东明的石油管道,全长446公里,年输送能力1000万吨。

  除了三巨头外,中国化工集团也在黄三角区域当地整合收购了昌邑石化、华星石化、正和集团等多家地炼企业。

  与此同时,国外资本也把视线转向黄三角。近日有报道称,韩国综合排名第二位的SK集团透露出通过直接投资或参股形式与山东民营油企合作。今年6月,该集团还与中石化山东实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及胶南市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该市部分区域的天然气业务。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