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步入低碳经济“进行时”

   2009-12-11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155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12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创新基地宣告成立。据悉,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创新基地投资8亿元,将建低碳经济研发中心、低碳经济技术产品展示中心等。哥本哈根会议的举行和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对碳减排的承诺,标志着世界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而化学工业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上海作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重要基地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总动员中,发挥自身优势,化挑战为机遇,进入低碳经济行动“进行时”。

  从行业自身节能减排做起

  降低能耗、降低排放成为低碳经济的主战场。年总产值约3000亿元的上海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通过持续的转型、调整和创新,实现节能减排走在全国前列。

  上海化工区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国华表示,虽然中国人均碳排放相对发达国家是低的,但在单位GDP能耗上,我国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 倍,节能减排潜力大。上海化工区在开发初期就提出 “五个一体化”理念,以石油化工的上下游链进行招商和布局,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组织生产,使化工区的能耗、水资源利用、“三废”排放等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已投产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只有0.925吨标煤。李国华举例说,在化工区的氯气资源在多个产品生产中得到循环利用;最近正在攻克氯化钠(盐)的全区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10多万吨原盐;具有节水和环保功能的化工区湿地建设初显成效,最近美国易道公司已将该项目拍成资料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进行宣传。

  上海连续多年推行批项目、核能耗制度,同时加大执行落后产能、落后设备的淘汰制度。今年“关停并转迁”高能耗、高污染生产线或企业630 多项,其中奉贤区塘外镇小化工园区70余家企业将关停、搬迁,此外还调整危化项目51项。通过这些措施,上海今年可节约标煤70万吨以上,提前2个月实现了全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的目标,可望达到6%。

  化工新材料“鼎力”低碳经济

  在低碳经济领域,新能源和节能材料的市场潜力巨大。上海市经信委重化处处长耿鸿民提出:“依靠上海科技创新的优势,发挥上海石化产业基地先进原材料的优势,实现化工产业与新能源业、装备业、汽车业、建筑节能业等互动发展,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路径。”

  上海已提出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长期规划。据估算,上海近海的风能资源总储量近6000万千瓦,可建风电厂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可达60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有抗强风、抗浪涌、抗盐雾腐蚀等要求,上海不少内外资化工企业正在攻克材料难关。

  工程塑料及新型复合材料,为汽车“瘦身”和节油大显身手。资料显示,和非化工类产品相比,化工产品能带来更多的二氧化碳减排,减排量与排放量之比为 2∶1;在所有被认定为碳减排领域中,有40%得益于塑料和保温材料。上海塑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景芬说:“刚度大、强度高、耐热、耐磨、质量轻的塑料,不仅可减轻汽车零部件约40%的重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千克,还可使采购成本降低近40%。”在今年中国汽车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国的利好下,上海数十家工程塑料企业生意火暴,如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公司,工程塑料、改性塑料产量比去年增加近一倍。

  低碳经济的理念、技术和实践,将在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得到演示。世博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7兆瓦,“中国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太阳能屋面;有1000辆清洁能源汽车在世博会场内外投入使用,实现公共交通“零排放”;城市最佳实践区将诠释全新生态居住理念,并集中使用LED光源,世博轴阳光谷自然采光,主题馆 4000平方米超大规模生态绿墙等。

  加强碳检测开展节能交易

  推进低碳经济,在上海的跨国化工企业率先行动起来。拜耳中国公司近日在其上海一体化生产基地,启动了“拜耳气候计划”灯塔项目之一的 “拜耳中国碳足迹”项目。这是截至目前,国内第一个对其所有业务活动进行碳排放记录、检测和控制的企业。

  节能技术和碳交易在上海兴起。目前,国际碳市场爆炸式增长,世界银行预测,预计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不久前,上海济丰包装纸业股份公司向厦门一清洁能源公司支付对价,注销了6266吨碳排放量,实现了碳中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裁林健表示,低碳经济促进了替代能源技术开发,推动了低碳产品面世,催生了一批低碳企业,又引发了绿色融资的需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据了解,该交易所挂牌的200多项目中,仅节能减碳技术类项目就有52个,总标的11.36亿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