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冰封致部分油井停井 海上运油成本增加

   2010-01-26 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

210

  1月24日上午9时许,从陆地向渤海延伸近3公里的东营胜利油田油码头漂流着约20厘米厚的浮冰,一艘满载海上采油平台原油的油轮缓缓驶进码头。

  这也是自1月19日大风降温之后首只进港的作业油轮。

  “终于上岸了!没有5天的海上抛锚生活,你体会不到脚踏实地的感觉有多好。”满身油污指甲盖里塞满了污渍的水手吕洪进感叹说。

  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1月2日、20日,飞雁滩、大王北油区先后两次遭受了暴风雪、冰凌、海潮袭击,部分油井被迫长期停井,直接产量损失1493吨。

  油田减产

  水手吕洪进所在的是一艘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的雇佣民营油轮。

  1月18日下午,收到第二天下午开始将有9级以上大风降温的天气预报之后,该油轮随机与另外5艘民营油轮沿着渤海深海航线向东紧急行驶约12个小时,到烟台龙口港避风。

  “当时,原油码头和内港池都已经被海冰封住了,根本没法靠岸,也没法避风。”吕洪进回忆说,当时码头海冰最厚的超过半米。

  龙口港生产业务部一位崔姓经理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由于屺姆岛是一个东西向伸向渤海的天然避风地,这次渤海海冰使得渤海南岸山东潍坊港、滨州港、东营港的作业船只纷纷来此抛锚避风,一时船满为患。

  1月23日一早,吕洪进终于接到可以返航拉油的电话。“浮冰是在海流的作用下,在整个渤海里面漂流,不敢高速航行。”吕洪进说,浮冰对小型作业船安全危害更大,很容易堵塞船舶的进水口装置。

  吕洪进说,这船油是他所在的民营船运公司这个月以来的第三单生意,比往常少了一半多。

  渤海湾30年一遇的海冰,对胜利油田的海上和滩涂采油厂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海洋采油厂是我国第一个200万吨级浅海大油田,采油量约占胜利油田的1/10。

  据了解,该采油厂共有98个海上生产平台,300多口油井,主要通过海底管线和油轮运输两种方式向岸上运输原油,其中,油轮运输每日约300吨。

  1月24日中午,据海洋采油厂负责生产调度的一位王姓副主任告诉本报记者,自本月初出现海冰灾害以来,加上1月19日的大风降温,海洋采油厂不得不紧急关闭104口油井。

  受海冰寒潮影响,30艘生活补给船已全部进入原油码头内港,并撤回正常维修施工人员。98个海上平台留有约150名驻守人员。

  1月24日上午,本报记者在原油码头现场采访时,风力平和,浮冰缓流。一艘大马力补给船已可以顺利靠岸,船副王玉军告诉记者,此次出航是给海上平台送淡水、食用油等生活补给品,并运送平台作业工人换班。

  据下船的采油工人表示,他所在的平台生活补给品可用1个月左右。不过海洋采油厂还不是受损最严重的。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是在渤海滩涂上采油的企业,涨潮为海,退潮为岸。其飞雁滩、大王北油区直接产量损失1493吨。

  据本报从胜利油田管理局了解到的消息,这场30年来罕见的海冰、寒潮灾害,导致6KV以上线路跳闸停电285条次,影响油井生产5700多井次,仅电力短路造成的减产就达4500多吨。

  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日,气温将振荡回升,不过,济南海事局东营办事处聂新峰提醒说,风浪浮冰带来的危险也不容小觑。

  他告诉本报,就在1月16日凌晨,一艘“海运19”油轮锚泊时受海冰挤压触碰到东营港2×30000吨引桥,所幸没有人员受伤。

  据了解,为保障海上生产安全,济南海事局东营办事处规定,该管辖海域内1000马力以上的船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出海运营,客船、交通艇及800马力以下船舶全面禁航。此外,对所有非大马力拖轮全部暂时取消船舶定期签证,改为航次签证。

  货压龙口港

  海冰寒潮封住了渤海南岸黄河三角洲滨州、东营、潍坊等沿线港口,腹地企业海运业务纷纷转至龙口港装卸。

  山东神驰化工是位于东营市一家地方炼油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350万吨,潍坊港因海冰封港使得该企业不得不选择龙口港上岸再转陆路运输。

  “每吨运输成本增加了将近40元。”负责海上运油业务的王先生告诉本报说,该企业每月至少有20艘3000吨左右载重的小型船舶、近6万吨原料油转道龙口港。

  据调查,潍坊港自1月5日开始封港,截至1月25日尚无法正常接卸小型油轮。

  而山东神驰只是潍坊港众多客户企业之一。潍坊港目前是东营、潍坊两市地方炼油企业海陆运输燃料油的近便通道,辐射地方炼油企业的炼油能力超过1000万吨。

  龙口港生产业务部经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一个月来,由于潍坊港、东营港的小型载货船转至龙口港上岸,龙口港生产泊位高峰时每天达到40多艘船,比正常情况下多了近一倍。

  “今天还有3艘油船等了一周多无法使用泊位靠岸接卸,最多时有7艘油船排队等待泊位。”1月25日下午4时许,王先生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企业正常生产所需原料十分紧张。

  据他介绍,同行业中,有海路运输原料占比重大的地方炼油企业因原料供应不及开始出现减产。

  目前,除了液体化工货种之外,电煤、盐化工产品等货种也大量扎堆在龙口港。

  本报调查中得知,潍坊本地几家企业集团自备电厂所需电煤供应告急。其中,晨鸣集团电煤库存紧张到不足1天的水平,正常生产面临停滞。据龙口港有关人员介绍,1月20日,龙口港紧急调运1.5万吨电煤支援潍坊当地企业自备电厂,目前每天调运量维持在7000-8000吨的水平。

  据本报了解,目前在潍坊市,由山东省经济运行部门检测的统调电厂尚未出现此类情况。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