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物经济抢占下一轮经济制高点

   2010-06-08 金融时报金融时报

38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生物科技与发展论坛”上,有一组数据被多次引用:近10年来,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每五年就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增长幅度超过30%。作为21世纪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生物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去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要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世界生物科技革命这一历史机遇,我国发展生物经济前景如何?将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呢?

    生物经济潜力巨大  

    “作为人口大国,我们在人口和健康,在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有13亿人要吃饭,有将近5亿人在吃保健品,还有1.3亿人要吃药,20亿亩的耕地需要新的农作物的品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的消费市场。”在谈到生物经济的前景时,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这样说道。

    厉无畏表示,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当生物经济进入成熟阶段的时候,生物应用技术将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甚至是许多跟生物无关的角落。生物技术巨大的潜在效益和广阔的前景使得这个领域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又一个竞争的热点,许多国家纷纷采取重大措施,加速抢占生物经济的制高点,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开发的重点。美国、日本、欧盟这些地区近年来研究开发投入最多的领域就是生物技术,因此我们对生物技术的影响要有充分认识,要准确进行战略规划,正确宣传和引导,并且找到市场发展的突破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成员魏际刚表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首先,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据领先地位,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动物转基因技术以及疾病相关基因研究等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到2020年,我国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第三,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世界生物产业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的垄断格局,我国生物产业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基础在高技术领域中差距最小,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展面临的挑战 

    数据显示,现在全球有300家风险投资和私人资本公司、金融机构大量投资生物技术行业,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厉无畏表示,生物科技的良好前景正吸引着私人资本和风险资本。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生物医学的保健行业和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是最有市场前景的,以基因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研究将为人类的健康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生物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以及资金投入力度等方面与欧美国家都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在发展生物产业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魏际刚认为,虽然我国生物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首先,自主创新能力弱。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欧、日分别占59%、19%和17%,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我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是仿制。其次,产业组织不合理。生物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型生物企业严重缺乏,产业集中度低,结构趋同,市场无序竞争。此外,还包括发展资金匮乏、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低、市场环境有待规范、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生物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问题。  

    专家解析发展策略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从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促进生物产业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可发挥如下作用:一是要以积极的投入安排来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包括对产业的直接投入和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等间接投入。二是要发展同产业有关的市场主体、企业、研发者的税收优惠减免,通过执行减税政策促使加快发展。三是通过有政策导向的投融资活动,促使相关产业和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可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基本环境,通过必要的贴息性担保等措施,促进相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

    魏际刚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建议成立国务院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包括生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和政策,利用好政策和行政资源。整合政府资源,加大资助力度。完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建议鼓励设立和发展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生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在国内创业板股票市场采取单独名额、单独标准、单独评审原则,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支持企业专利技术为担保向银行贷款。此外,还需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产业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改革相关体制机制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