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恢复性增长助推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回升

   2010-06-13 中国出口贸易网中国出口贸易网

20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1317.6亿美元,增长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强劲增速创2007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指出,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高增长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复苏背景下外需恢复性增长拉动的结果。专家预计,今年我国外贸将稳步增长。

    外部需求复苏助推我国出口迅速回升   

    “我国5月份的外贸数据是意料之中的。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大氛围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了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势头。”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亚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100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其中出口5677.4亿美元,增长33.2%;进口5323.5亿美元,增长57.5%。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普遍加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小济指出,我国目前出口增长依然沿袭原有路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没有很明显变化,出口方式也没有太大变化。

    张小济说,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地区的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都出现了较快恢复性增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374.3亿美元,增长34.6%,高出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1.4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4%。同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平稳增长,增速普遍较前4个月有所加快,其中服装出口416.5亿美元,增长13.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85.6亿美元,增长29.7%;家具出口126.9亿美元,增长26.6%。

    外资企业主导顺差利益全球共享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贸易顺差为353.9亿美元,下降59.9%,其中5月份贸易顺差195.3亿美元,比4月份增加44.2亿美元。

    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指出,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是外商投资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给中国“制造”和“转来”了大量的贸易顺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1100.8亿美元,增长12.6%,相当于同期总体顺差规模的3.1倍。

    谭亚玲表示,贸易逆差对一国货币国际化是有好处的。但中国处在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从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来看,保持一定数量的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容比较复杂。我国从贸易顺差中得到了多少利润?外资企业通过在华生产布局和加工贸易给中国‘转来’了多少贸易顺差?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谭亚玲说。她认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品牌积累和价值链分享都处于低端和不利的位置,至今并没有太大改变。

    上海海关的一项实地调研表明,中国生产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到美国后,市场售价约为1000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在销售环节获利169.6美元,中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为30.3美元,只占售价的3%。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日前表示,我国要加快推进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国际分工的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从接受既定规则向更多地主动参与制定规则转变;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结构。

    外部危机可控预计我国外贸稳步增长

    据海关统计,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今年前5个月,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1774.9亿美元,增长37.4%。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1386.8亿美元,增长28.2%。东盟以微弱优势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专家指出,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美国市场是重头,周边亚太市场是主导,对欧盟的出口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下后来布局的,属于后期力量。因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不会太大。

    张小济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外贸增长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悲观。危机可能使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发生反复,但是欧元垮台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由于多数订单用美元结算,如果仅仅是欧元汇率发生变化,而欧盟区需求仍然呈现上升态势,主权债务危机负面影响是可以抵消的。

    张小济预计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将增长10%,贸易顺差将大幅减少。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在多个场合表示,我国需审慎对待外贸“恢复性好转”。商务部副部长钟山6月初在商务部反补贴应对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我国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了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