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化工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近年来,几经大起大落,投资理念趋于理性,这些都为煤化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家对发展煤化工产业态度的明朗,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出台和完善,中国煤化工产业必将迎来科学发展黄金期。这是记者近日采访2010全国甲醇合成技术交流研讨会以及第二届煤气化技术经济研讨会的最强烈感受。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在研讨会上以“逢煤必化是必然的,处处开花是不行的”为题,阐述了中国发展煤化工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煤化工产业的广阔前景。
他说,中国必须立足于自己的资源禀赋特点,大力发展绿色煤化工产业,才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缘于此,国家对发展煤化工的态度日趋明朗:2008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榆林时表示,煤化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把煤化工产业规划好、发展好;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明确,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2009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首都科技界人士的讲话中,将煤的清洁利用列为新能源范畴;今年初,中科院在其启动创新2020方案中,将“推动新一代煤炭低碳排放高效综合利用”作为中科院今后十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表明,国家决策层不仅关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而且对煤化工产业寄予厚望。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房鼎业表示,目前,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煤化工技术取得突破,为我国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煤制油方面,神华鄂尔多斯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已经试车成功;伊泰、潞安3套16万吨/年铁基浆态床费托间接液化装置已经投产。甲醇制烯烃方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不仅掌握了DMTO产业化的成套技术,近期又成功开发出DMTO-Ⅱ技术,其甲醇转化率、催化剂寿命、乙烯及丙烯选择性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煤制乙二醇方面,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与丹阳化工科技公司建成了2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上海焦化公司正在建设万吨级装置,湖北化学研究院开发的煤制聚合级乙二醇催化剂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上海浦景公司正联合安徽淮化集团进行技术中试。
“如果内蒙古大唐年产13亿立方米天然气的首条生产线年内建成投产,则代表现代煤化工前沿技术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以及煤制天然气,将全部在我国实现工业化,我国煤化工产业总体水平将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房鼎业说。
“在煤气化技术开发方面,我国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洪金、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鸿林,以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大鹏等专家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已经用于十几套大型化工装置;西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多元料浆气化技术,有近百台气化炉投入使用;清华大学开发的立式旋风炉,通过分段送氧,使气化炉的操作条件更加温和,寿命更长,设备及配件的损耗更小;西安热工研究院开发的两段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北京航天煤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航天粉煤气化炉,气化效率高,已分别在河南龙宇化工公司和安徽临泉化工股份公司得到工业化应用验证。
“更可喜的是,目前,除氧气阀及8.5兆帕以上压力等级煤浆泵等极少数设备外,煤化工领域的所有设备和零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使得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化工专家、四川化工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罗庆洪自豪地说。
目前,煤化工的四大前沿技术在我国均已取得突破,今明两年将结束示范,进入总结、评估和推广应用阶段。陕西省发改委石化处处长阎征向记者透露,将于明年出台的国家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将对煤化工项目的规模、布局、能耗、安全环保指标、工艺技术先进性等进行明确规定,对先进与落后产能加以界定,并拟定淘汰落后产能的办法和时间表。届时,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不合理、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变,煤化工产业将迎来平稳、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