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法pvc过剩产能博弈政策强压

   2010-06-28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报

54

    从2006年起,电石法pvc(学名聚氯乙烯,下同)生产工艺就遭遇到了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严厉狙击。但一直持续到2010年,电石法pvc产能却是越被打击、越具有生命力。5年来,原来只占全国产能总规模约60%的电石法pvc产能,如今已膨胀至80%。

    正是鉴于电石法pvc过于顽强的生命力,2010年4月迄今,差别化电价、严控落后产能复燃、汞污染防止等一系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拳再度袭向电石法pvc,这使得该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多重政策考验。

    与此同时,以伊朗、沙特为代表的低廉国际乙烯资源正在撬动着中国市场的大门,当这些资源一旦大规模涌入中国,势必促使pvc的另一大主流工艺——乙烯法pvc再度兴盛,此时此刻,电石法pvc究竟是缴械投降,还是负隅顽抗?

    政策严打进行时

    “pvc尤其是电石法pvc工艺属于典型的高耗能行业,每生产一吨pvc,至少需要消耗1.5吨电石,而生产一吨电石,通常需要3500度以上电力资源。 ”6月23日,成都,面对近百家pvc行业的生产企业和贸易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博士直言,“国家敢于采取差别电价等非常严厉的管制手段,就是希望电石法pvc行业加速洗牌,进而为实现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姜鑫民说,无论采取电价提价措施,还是随后接踵而出的汞污染排放限制以及其他节能减排措施的要求,都说明中国政府对电石法pvc的严打格局已经成型。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104家,总产能1780万吨。其中电石法产能1363万吨,占总产能的76%。易贸资讯专职pvc市场分析师朱荣给出的最新电石法pvc产能占比程度更是高达80.74%。

    正是因为电石法pvc在pvc生产总量中的占比幅度持续攀升,使这一行业对电能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登峰造极。“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内部分省份出台了一系列电价优惠措施以鼓励企业,但此举严重抑制了价格杠杆,恶化了资源有序分配和合理利用的环境。”姜鑫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三部委于5月12日下发《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只是开启严打电石法pvc工艺的一个开始,6月4日,工信部对外公布《关于印发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的通知》,标志决定我国电石法pvc未来的政策必杀技正式出台。

    据了解,工信部公布的《方案》指出,由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在研究制定限制汞流通和实施汞削减的国际公约,而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使用量占全国汞使用总量的60%左右,这决定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将成为未来我国汞公约履约的最重要领域。

    其实,早在2009年年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就共同起草了《关于加强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了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2012年,实现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低汞触媒普及率达到50%,并全部合理回收废汞触媒;到2015 年,全行业全部使用低汞触媒,废汞触媒回收率达到100%。

    “中国如果不能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上述目标,那么,在国际汞公约和国内环境政策的约束下,电石法pvc或者面临无汞资源可用,或者面临国际限汞浪潮的巨大压力。这意味着,如果不能用无汞触媒或低汞触媒替代现在的高汞触媒,电石法pvc行业将无法生存下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周竹叶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政策对电石法pvc行业的打击措施正在鱼贯而出,未来或会持续到“十二五”末期。

    此时,摆在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在2015年前完成无汞化,要么2015年前全面关停。

    为何难抑产能冲动?

    电石法pvc工艺,早在2006年之前就被国家列为重点监控领域。也是在这几年来,电石法pvc的产能规模从60%攀升到了80%,似乎陷入了国家越打击、市场越疯狂的怪圈之中。

    由于电石法pvc使用的原料为煤炭,而乙烯法pvc使用的原料为原油,因此pvc产能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原油与煤炭之间的比价关系。易贸资讯的朱荣指出,伴随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从4月份开始,山东等沿海地区的pvc项目开工率就持续下降,据她估算,仅山东省的pvc产能整体降幅至少应该在30%以上。

    朱荣对此局面感到焦虑。“为了让产业链利润水平达到峰值,pvc产能作为产业链延伸的配套项目纷纷出现”,朱荣认为,无论电石法还是乙烯法生产工艺,都因为产业链延伸需要pvc来完善和填补,而pvc产能不断被催大,以至于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成为了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

    “由于利润不好,中国的pvc装置多数负荷仅为50%。其中,2009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56%,当年国内有17家pvc企业闲置,产能接近百万吨。”更糟糕的局面是,国内产能尚且无法消化,2009年中国共进口pvc195.5万吨,同比大增73.5%,出口同比却下降了57.4%。中国石化下属的齐鲁石化规划院情报专员于国良研究认为,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两方面:“一是pvc市场的需求近年来持续放大,二是氯碱行业的产业属性决定了pvc产能只会越来越膨胀。”于国良分析称,许多pvc产能的上马,都是因为产业链布局而上马的,并非企业主动要求。具体说,如我国发展的大乙烯工程,巨大的乙烯产能一旦释放,下游配套产业链时,就无法绕开pvc,因此pvc产能越来越大。

    “产能过剩是氯碱行业陷于常年亏损局面的主要原因。”于国良表示,2009年pvc需求增幅为15.3%,但预计2010年全国总需求只有1125万吨,仅能增长8.7%。

    “谁都无法盈利,但pvc的产能仍在不断膨胀。”于国良坦言齐鲁石化的pvc项目已经陷入亏损境地,企业正在计划将用于生产pvc的部分乙烯资源转产聚乙烯,以纾解既出力又不赚钱的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到岸价格很可能会比国内货源便宜400美元/吨的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的乙烯产能即将进入集中释放期,故巨大价差未来很可能诱发国内乙烯法pvc产能再次增强,这也意味已经高企不下的pvc产能堰塞湖形势更加严峻。

    但更多的电石法pvc项目并不认为国家将电价提高之后,就可以置项目于死地。山东信发集团pvc项目负责人张先生就向记者表示,由于该集团同时拥有自备电厂、电石厂和pvc装置,因此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严打举措,对于此类企业而言,几乎毫发无损。张先生称,政策调控的确会迫使一部分中小电石法pvc企业离场转型,但pvc行业同时也将上演强者恒强,产能规模与产业集中度同时提升的局面。

    作为电石供应商,宁夏凌云集团目前的电石项目共有两台1.25千伏安的电石炉和一台3.15千伏安的电石炉。该集团销售公司经理赵强说,“由于成本高,销量不好,一台1.25千伏安的炉子已经停掉了,但我们正在上马第二台3.15千伏安的电石炉,预计10月份投产后,可以迅速拉低生产成本。”

    一家不愿具名的大型电石法pvc生产企业负责人毫不客气的表示,即便国家对电石法pvc厂实施惩罚性的每度0.4元以上的电价,无论电石厂,还是pvc 厂,未来都有能力将这一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他的依据在于:原油价格最终一定会返身走向100美元,这意味属于乙烯法pvc的短暂春天很快会过去。

    种种迹象显示,虽有政策强压,但中国pvc业已形成的巨大产能并未束手就擒,一场政策与产业之间的博弈悄然展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