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本周惊现双向波动 缓慢升值或为大势所趋

   2010-07-13 每日经济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17

    如果说人民币汇改“蛰伏”五年再启让市场意外的话,那么人民币现汇本周的走势更是让不少专家大跌眼镜。

    6月21日,风云突变,人民币汇价一改此前平稳走势。截至收盘,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报6.7978,收盘接近当日千分之五的浮动上限。同时,收盘价亦创下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新高。相比之下,上周五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仅0.04%的涨幅就逊色不少。

    而就在人们看好人民币就此踏上单边升值之路时,人民币却杀了一个回马枪。周二,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报6.813,收盘下跌0.23%,将前日涨幅一大半强行吞回。从周三开始,人民币汇价又坐回升值的轨道上并连续3个交易日上扬。昨日(6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开盘后快速走高,最高一度创出汇改来新高6.7856。数据显示,6月23日~6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依次上扬0.02%、0.17%和0.17%。据统计,本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0.4%,创自2008年12月以来最大单周升幅。

    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同样表现在中间价上。据央行网站显示,本周以来仅周二和周五人民币对美元有明显上行。其中周二(6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980,较前日上涨0.04%;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则报6.7896,较前日大幅升0.03%。除此之外,周三该中间价下跌了0.02%,而于周一和周四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几乎未动。

    人民币除双向波动外的另一大新特色是波幅明显放大。记者统计发现,周一和周二即期询价上人民币对美元盘中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相差304个点,周二则进一步扩大至329个点。而尽管周三、周四波幅有所收窄,不过最高价与最低价间仍平均相差了151点。据统计,本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盘中平均相差236点,相当于2009年11月2日至今年6月18日期间平均波动的12倍。人民币本周开始的剧烈波动似乎已宣告进入“过山车时代”。

    诡异的是,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却出现了另一幅景相。WIND数据显示,截至24日收盘,一年期美元对人民币NDF报6.7041,相较于中间价6.81相比,显示海外市场预计未来12个月人民币仅将升值2%。相比5年前我国宣布人民币汇改时一年期NDF预期人民币未来1年将升值5%~5.5%,目前对人民币的预期仅为当时一半都不到。

    对美元长期升值大势所趋

    那么本周人民币呈现的双向和宽幅波动两大特色究竟意味着什么?中长期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又将划出怎样轨迹?

    平安证券宏观经济首席研究员孙方红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人民币本周无论是双向波动还是宽幅波动基本上符合预期。而从央行提及 “不宜单纯依据美元来衡量人民币汇率,而应从双边汇率转向多边汇率,更多关注篮子汇率变化”这一点暗示,未来很难单纯依靠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以及美元对欧元汇率变化简单计算出人民币对欧元汇价变化。在人民币逐渐从紧盯美元过度至盯住一篮子货币后,且不知道一篮子货币比例情况下,将对部分投机客有抑制作用。

    “本周人民币宽幅、双向波动等异常现象实际上是在继上次汇改5年后市场的一定反弹,这好比弹簧一样”孙方红继续指出,“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形成一定趋势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未来将小幅、缓慢升值。而由于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差异,人民币对美元长期升值是大势所趋。”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向记者指出,本周人民币之所以大幅波动想必和上周末央行关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表态有关,这在某种程度上已达成了共识。至于人民币为何双向波动,则暗示市场对人民币是否升值还存在一定分歧。另外,美元在全球是流通的,定价较为合理。而人民币则并非全球流通,一旦未来国内开放资本账户,部分居民将持有人民币兑换为美元的话,势必推低人民币汇率。故中长期而言,在中国每年GDP增长高于美国近7个百分点情况下,假如人民币国际背景不变,人民币升值将成为中长期趋势。

    交通银行成都分行外汇科科长李冰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贬值可能很小,而单边升值情况较为明显。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都是较快的,同时短期不大可能放开国际资本账户,人民币最终还将归于稳健、缓慢的升值,可能是每天0.1%左右升幅且不会达到0.5%的涨停板。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