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业担纲国民经济发展重要角色

   2010-07-27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70

    编者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即将收官,“十二五”即将到来。在加快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和调结构、转方式迫在眉睫的特殊阶段,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国民经济是如此,对石油和化工行业亦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深入、充分地研讨本行业新一个五年的路要怎么走,不仅是必需的,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本版从今日起,特约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本报首席行业经济分析师顾宗勤,就“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谈谈他的见解,论道出真知,希望借此引发业界关心探讨行业“十二五”发展的一轮热潮。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品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石油和化学工业也是原材料加工工业,对资源依赖程度高,资金技术密集,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发展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如何发展是行业本身乃至全社会非常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清醒而坚定地认识到,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需求,仍是“十二五” 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GDP将继续保持年均8%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国际和国内发展经验和规律看,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速度一般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估计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  

    在此期间,我国对能源、石化产品需求量将日益增加,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刚性需求依然很大,传统化工产品基本稳定,新材料等化学品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上述需求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从炼油行业来看,截至2008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4.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根据我国成品油消费量与GDP增长率弹性系数等综合测算,到 “十二五”末,国内年炼油能力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35亿吨,达到5.56亿吨。根据目前炼油新增产能计划,到2010年我国炼油能力预计达到 4.67亿吨,为了满足需求,今后还要适当增大炼油能力。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从1980年到2008年,国内农用化肥消费量由1269万吨增加到5490万吨,28年间年均增加150万吨。虽然目前我国化肥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的需求、牧业林业用肥、工业用肥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国内化肥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  

    根据对以上因素的综合研究,我们分析预测,“十二五”及2020年前的化肥需求可能还有小幅增长。按粮食自给率98%测算,预计到2015年的化肥消费量将稍有增长,2015年的实际化肥消费量在5100万吨左右,2020年化肥消费量在5300万吨左右。  

    2009年我国化工新材料国内市场销售额约为1059亿元,国内化工新材料工业产值约为600亿元,整体市场自给率约为56%,较“十五”期间有大幅提升,目前中低档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国内自给率仅有35%和30%。因此,今后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