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卤水资源枯竭涉盐企业积极应对

   2010-08-20 中国化工网中国化工网

6

    当前,卤水品质下降、储量减少、地下卤水水位下降,正成为困扰我国制盐业及其相关产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我国卤水资源现状令人担忧:山东沿海打井深度由原来的30~40米,增加到现在的55~65米,个别的达到近80米;上水量明显减少,由原来的25~30立方米/小时,减少到现在的10~15立方米/小时,甚至达到5~8立方米/小时;卤水浓度明显下降,与几年前相比平均下降了5波美度。同时,卤水品质下降明显,含溴量也在下降,由原来的350克/立方米左右,下降到现在的250克/立方米左右。此外,随着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大量沿海滩涂和盐田被占用,也使原盐产量进一步降低,各类能源价格不断攀升,推高了制盐成本,使海盐资源优势弱化。

  山东部分企业通过改进建滩方法,使滩田有效面积比传统方法提高12~15个百分点,工业盐优级率达到100%,他们开发的利用一次提溴废液二次提取溴素的新工艺,使二次提溴废液含溴量从25克/立方米降到17~18克/立方米。目前,山东制盐苦卤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高效环保制盐循环经济项目也正在企业中建设和试验。另外,寿光菜央子盐场多年前就提出了“再造一个菜央子”的口号,注重保护卤水资源,利用海水倒灌法,增加地下卤水浓度,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些制盐企业通过加大投入,巩固和发展盐池塑苫工程,努力做好保卤工作,全面提高原盐产量和质量,投资建设了高位卤库,并全面加强卤库的塑苫管理,全力做好高级卤保卤工作,大大减少了雨化损失,提高了原盐产量和质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