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 浙商借资本市场华丽转身

   2010-10-08 浙江在线浙江在线

33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在许多人头脑中,浙商的形象就是吃苦耐劳、敢闯敢干。

  与创业初期摆脱不了“草根”烙印相比,在商道历练中已经脱胎换骨的浙商无疑已经找到自己的新坐标——“哪里有机会,哪里就有浙江人”。

  商海中叱咤风云的浙商在经济转型的大潮中并没有驻足不前,长袖善舞的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同样打拼出一片天地,“资本”、“创新”成为浙商常挂在嘴边的字眼,“制造浙商”向“资本浙商”转型的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起来。

  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过渡创投发展超出许多人预期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史晋川将浙商发展轨迹归纳为三部曲。“浙商基本上都是通过做实体产业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形成商业资本,这一步浙商做得非常成功;然后他们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这第二步也是很成功的。如今,众多浙商谋求将产业资本转为金融资本,再积聚大资本并反馈回来发展大产业。”

  “浙江对企业上市很支持,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上市办。”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CEO梁信军认为浙江有着发展资本市场的肥沃土壤,运用资本之手将优秀的浙江企业培育上市进而加速生长是必由之路。

  通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资本市场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无限空间,介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成为浙商的新选择。

  “我认为企业资本介入私募股权领域是好事。”浙商创投行政总裁华晔宇表示赞同,“以前企业家使用自己的钱投资自己的企业,如今企业家们用自己的钱投资别人的企业,这也是由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过渡的必然选择。”

  现在浙江的创投机构到底有多少?有人认为已无法确切统计了。省发改委在2008年底前做过调查统计,当时省内相关创投、风投注册企业123家,注册资本64.7亿元,这两年来这一数字已经迅速扩容。

  “这只是冰山一角,挂创投名义的各种投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发展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浙商逐渐把资金转移到了创投领域,除了投向有增长潜力的传统制造业外,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是浙商最为热衷的投资领域,占比达70%左右。

  据统计,仅杭州萧山区就至少有20多个创投机构。在面积不大的诸暨店口镇,也有近10家创投公司成立,总规模超过10亿元。温州也是创投机构云集,当地最大民企之一的正泰集团相继成立了蓝衫创投和云杉投资管理公司,资金规模在数十亿元以上。

  浙江华睿算是浙江资格较老的创投机构,旗下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们都是知名企业,包括海越股份、盾安控股、奥克斯集团、永利集团、胡庆余堂、宁波方太、民生药业等。杭州公元大厦则被业内称为“创投大厦”,这个楼里集中了十几家投资机构,专注创投并有一定知名度的就包括浙商创投、浙大创投等。

  两种途径介入股权投资浙江创投机构抢得先机

  当下私募股权投资不外乎两类方式:一种是投资PE基金或相关产品,即把资金交给专业的管理人管理;另一种是自己做PE投资,直接投资企业股权。

  有人说,PE投资就是把钱投入公司后,等着秋天收割果实就行。在创业板推出后,这样的论调似乎很有道理。因为创业板的造富功能让所有的投资人向往。于是“全民PE”就显得不足为怪了。然而,PE投资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

  “仅仅掌握着钱财是不够的。企业在选择创投机构时,也会像选媳妇一样给出更多的苛刻条件,PE或VC投的不只是钱,还应该有服务。”天堂硅谷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袁维钢表示,正因为如此,PE投资对于投资能力要求很高,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打理便成了浙商的首要选择。

  袁维钢所接触到的浙商投资人,他们更看重创投机构的坚持、规范、创新、团队、品牌、影响力,以及机会、规模、节奏的准确把握和协调统一。相对而言,圈子和理念等因素决定了他们更愿意将钱交给浙江本地创投机构打理。

  今年5月15日,由天堂硅谷、浙商创投、省科技投资、华睿投资、赛伯乐投资等共同发起的浙江省股权投资行业协会在杭州成立。首批50余家会员包括各股权投资公司、上市公司和担保公司、金融企业等相关机构。其中股权投资企业25家,管理资产达160多亿元。由此,抱团合作谋求更大的发展也成为浙江创投业的共识。

  在浙江的股权投资市场,还有一批机构背靠浙江大中型民营上市企业,虽然不像天堂硅谷、浙商创投、华睿投资等为人熟知,但他们同样在业内做得风风火火,并入选近两年的浙江本土十佳创投机构榜单。

  “这一类投资机构在早期阶段,它们往往扮演母公司集团产业链对外延伸的一个持股平台,投资对象大多是对集团本身的产业有帮助的或者有机会去并购整合的企业;发展到中后期有了一定积累后,它们和一般机构的投资方向差别就不大了,前期和后期项目都投,行业涉及面也很广,比如通联、如山就是。”一位创投业内人士表示。

  通联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万向集团旗下投资公司。2000年成立,注册资金3亿元,为当时省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性风险投资机构,其中万向集团持有通联创投73.62%的股权。作为万向集团旗下的直接投资平台,它在二级市场也是风生水起,已成功助推航天动力、兔宝宝、北纬通信、海利得、方正电机等公司发行上市。

  杭州如山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盾安控股集团旗下投资公司。在董事长姚新义的眼里,资本运作的重要性毫不逊色于产业经营。2007年,他创办如山创投,在之后的一年内,又控股或参股了5家创投公司,投资的郑煤机等项目已成功上市。

  此外,横店集团的浙江横店创投、雅戈尔集团的宁波雅戈尔创投、中大集团的浙江中大集团投资以及杉杉集团的宁波杉杉科技创投等一大批浙商也活跃在浙江股权投资圈。

  今年浙股IPO融资已达437亿浙江企业上市步伐将更快

  浙商创造了产业传奇,他们的企业不但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军者,还带动了一方经济,成为浙江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引擎,浙商多板块协同发展和浙江本地创投机构的介入更是加快了浙江企业上市的步伐。

  截至9月30日,今年正式登陆A股市场的浙江企业已有33家,加上目前已发行待上市的杭齿前进,今年浙股在A股IPO的数量达到34家,总筹资额达到437亿元。此外,还有花园高科、荣盛石化、浙江永强、浙江金固、步森服饰、老板电器等6家已过会待发行的浙股。34家浙股中,正泰电器、宁波港、杭齿前进登陆沪市主板;仙琚制药、禾欣股份、海宁皮城等23家归属于深圳中小板;南都电源、金利华电、宁波GQY等8家属于创业板。

  一些行业特点鲜明、在行业内位居领先地位的新股已颠覆了以往浙股市值榜的格局。如坐上安防头把交椅的海康威视一上市,总市值便突破400亿大关,成为浙股中最“贵”的公司。亚厦股份、巨星科技等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企业也成为市场中受追捧的对象。

  一些多板块协同发展的浙商则谋求在资本市场上的更大发展。今年3月,伟星新材成功上市,靠小纽扣起家的伟星集团成为独一无二同时拥有两家IPO上市公司的省内企业。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今年新上市的浙江企业中,亚厦股份、南都电源、康盛股份等上市企业的股东中也都有浙江本地创投机构的身影。

  经过20年的发展,“浙江板块”已在资本市场上具有一定品牌效应,锤炼了一支代表浙商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多样化上市道路,形成了一股助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今年8月,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16家,其中A、B股上市公司168家,H股8家,红筹股40家。中小板公司79家,居全国第二位;创业板12家,居全国第三位。全省上市公司累计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1706.11亿元。

  不止于此。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上市公司发展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境内外上市公司预计将突破350家,新增募集资金1200-1500亿元,保持全国前三甲的优势。

  ●记者手记

  竞合共赢稳中求进

  伴着2009年底创业板开设的春风,2010年整个创投行业处于兴奋无比的状态。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年共有32只可投资于内地的私募股权基金(PE)成功募集190.26亿美元,基金数量方面回升至2007年的历史高点,募集金额也已超过去年全年募资总额。

  诸多创投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前期一些做实业的民间资金转奔创投行业;一些原来做二级市场的投资公司看到创业板股票高企,觉得更有“钱途”,于是就把资金转做创投;一些原本在私募股权培训班上授课的人员也通过大学的EMBA班、总裁班等途径纷纷成立创投基金。

  于是,与具有专业和先发优势的创投公司相比,大幅抬高价格抢项目被不少后来者视为快捷方式,甚至有人爆出近20倍PE的天价。

  “创投不是人人都能做,也不是有钱就能做。”浙商创投公司董事长陈越孟的理解是,创投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涉及证券、法律、财务、行业分析、独到预测等多个环节,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才组合、一定的资金规模、较好的品牌与美誉度及严谨规范、灵活高效的运作体制。

  大浪淘沙,10年前就加入创投行列的天堂硅谷也认为,行业需要沉淀,急功近利并不可取。

  “如果投资拟上市公司,通过IPO退出这种模式来看,创投行业市场并不大。”天堂硅谷股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袁维钢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喻目前的创投市场。因此,创投行业要从靠天吃饭向主动出击转变。

  在袁维钢看来,创投是一个可以分享成果的行业,投资可能获得回报,也有可能遭遇失败,这两者是互相伴生的。

  创造合作与分享的氛围和平台,通过政策引导扶持行业健康发展也成为浙江创投业的共识。今年5月中旬,50余家股权投资公司、上市公司和担保公司、金融企业等相关机构会员组成的浙江省股权投资行业协会在杭州成立。

  竞合共赢,稳中求进。紧随中国经济在“调结构”中沉稳前行,浙江创投业也将再造自身的辉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