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石化行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石化产业。如氯碱行业开发的干法乙炔技术有效解决了电石渣浆污染和占地问题;磷酸行业的磷酸余热回收技术被广泛采用,使行业节能减排跃上了新台阶;精细化工行业开发的替代光气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环保隐患等,使得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成效进一步提高。
但是在20日召开的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强调,“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节能减排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特别是我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按照这个要求,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递减4.07%,化学需氧量下降8%,氨氮排放量下降15%,工艺过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化学工业是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化学工业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的。”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在会上致辞时表示,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是发展的极大制约因素。
“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能源、资源、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李勇武如此表示。
在此次大会上披露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也将“围绕石油化学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光化学、离子液体、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等先进、绿色化工技术”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同时强调要重点发展中低品位化学矿和重质油等劣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废旧化工材料的高值化再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王文堂对本报记者说,“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依靠技术创新推动节能减排,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高附加值产品;淘汰小型化肥、氮肥装置等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管理等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此次大会主要展示了“十一五”期间石油化工行业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其中行业技术创新最突出的亮点和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在新型煤化工领域集中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多项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
在煤制化学品方面,自主开发建成了世界首套神华包头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工程;自主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完成了年产3万吨工业性试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已经打通全流程。在煤制油方面,自主开发并建成了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大型制油装置。在煤气化方面,我国在自主开发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日处理千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发了日处理2000吨级煤量的大型炉型。
另外,大会还对获得“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132名代表、获得“青年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的9位同志进行了表彰;为“双梯形缝防砂筛管及其微细等离子加工技术”等36项2010年度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奖项目、“NBZ-2.7型膜极距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等289项2010年度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奖项目,颁发了荣誉证书;对认定2010年度“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23家企业进行了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