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超万亿 发展过热
2009年12月30日,在发改委举行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四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李宁宁透露,这些项目的总投资已经超过一万亿元,重复建设、盲目发展势头令人堪忧。
来自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政策风向“转向”虽然突然,但并不意外。在现代煤化工成为煤化工产业的政策支持重点后,一夜之间各地相关项目如雨后春笋。
目前已经获得“路条”的示范项目中,有即将参加2010中国新疆煤制天然气/煤层气(国际)高峰论坛”(详细信息请浏览 http://news.chemnet.com/list/zt/industry/xinjiangmeicengqi/)的神华、大唐、汇能和辽宁阜新。其中神华百万吨级煤制油项获批,而各地上报的煤制油项目总规模超过4000万吨;大唐国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内蒙古汇能和辽宁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产能近100亿立方米/年,而各地上报的规模则达到250亿立方米;有“准生证”的煤制烯烃项目只有3个,预计产能170万吨,而各地上报的煤制烯烃总产能高达2000万吨。
根据发改委统计,目前各地上报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总投资按照示范工程的投资来预算,已经超过1万亿元。发改委和工信部有关人士在2009年12月底公开指出,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态势有过热倾向,示范工程项目不宜过多布点,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试点。
现代煤化工存在的问题
除了各地投资资金的踊跃“扎堆”外,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李宁宁近日指出,以示范项目为主的现代煤化工项目一次性投资高,技术装备复杂,资源占用量大,现在大多数处于开发研究和试验验证阶段、产业化示范阶段,不具备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条件。另外,现代煤化工对环境、资源、水资源、交通运输承载能力要求特别高,对技术、投资、资金、外部的配套条件要求也比较高,在工程技术、碳捕获与收集方面受限制,投资强度大,高耗水、高耗煤、高排放。
煤化工是规模效益非常明显的产业。一些在建或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多数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规模。一些企业往往受资金、技术等某些条件的制约采取将规划做大,分期实施的方式,化整为零、以小堆大,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顺利通过审查,而且可圈占更多的资源,但并不能体现出规模效益。
煤化工是高耗水行业。发展要量水而行,以不与农、民、生态争水为前提,严格控制在缺水地区建设煤气化或煤液化项目。但一些产煤省区为了发展经济,以资源为手段,不顾及生态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举招商引资,甚至在同一地区,同一开发区内引进多个结构雷同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在许多严重缺水地区布置了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有关水利部门已警言,在黄河中段建设超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化工业,很可能引发工业、农业、生态间的“争水大战”,并对黄河下游省份取水构成严重威胁。
不少地区以建设煤化工项目为名,行圈占和攫取资源之实,大量夺取煤炭资源,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产业快速发展。不少地区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煤资源就已被瓜分殆尽。
烯烃又成香饽饽
10月27日,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同志出席开幕式上精辟阐述了:科学设定煤炭开采目标的重要性,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好煤制烯烃项目。
10月26日,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全球首份DMTO-II技术许可协议,成为首个对外正式公布的二甲醚改建甲醇制烯烃项目。
制烯烃也要合理布局
目前甲醇制烯烃,价格是技术经济的关键。根据MTO项目规模的不同,甲醇的完全成本占MTO完全制造成本的70%-85%。为降低甲醇的成本,要使甲醇装置大型化(100万吨/年以上)。煤价上涨,煤基甲醇的成本相应增加。煤基烯烃的成本与石油基烯烃的成本相比能否有竞争力,值得高度关注。另外甲醇制烯烃的煤烃比为6.1∶1,用6吨多煤换1吨低碳烯烃的代价是否划算,需对煤价、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应对油价、煤价、甲醇价格的长期走势进行前瞻性的分析预测。
另外,国外部分地区采用廉价乙烷和丙烷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特别是中东乙烷原料一直采用沙特乙烷定价机制,到目前为止价格一直保持在37美元/吨左右,国际油价波动对其原料成本影响较小。
近几年来,中东石化产能急剧增长。和中东地区廉价的乙烷裂解制乙烯为主相比,我国的石脑油裂解生产乙烯甚至未来的煤制烯烃的生产成本可能都将高于中东地区的水平。如果大量进口,我国煤制烯烃产品很难与之竞争。因此,发展煤制烯烃产业还必须关注国外进口廉价乙烯产品带来的冲击。
中国化工网分析师周翠平认为:如果不能实现煤制烯烃产业有序发展和合理布局,会导致资源和资金浪费,对地区生态环境也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