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炼油地下生态链探秘

   2007-06-13 石化石化

5080

核心提示: 在原油价格高企,中石化、中石油所属的大炼厂抱怨越炼越赔的时候,山东地方小炼厂却逆势扩张。这是为什么?   国内炼油业上半年度亏
       在原油价格高企,中石化、中石油所属的大炼厂抱怨“越炼越赔”的时候,山东地方小炼厂却“逆势扩张”。这是为什么?
  “国内炼油业上半年度亏损41.9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实现利润163.8亿元。”7月27 日,在200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如此表述。在今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时上窜过60美元的情况下,这样的数字听起来确实合乎逻辑。然而,就在作为中国炼油业“主力军”的中石化、中石油抱怨“越炼越赔”,并不断敦促国家发改委继续提高成品油价格、解决“油价倒挂”问题的同时,国家分配的原油指标只有180万吨、加工能力高达3000万吨的山东数十家地方炼厂却传出了普遍盈利的消息,生意异常红火。这些地方炼厂凭什么挣钱?他们的油源从何而来?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家》记者8月初赴山东青岛、济南、东营、莱州等地进行了采访,发现在地方小炼厂周围还存在一个颇具规模的原油供销“地下生态链”。 “小炼油”逆势扩产为哪般从中石化胜利油田管理局所在地——山东省东营市市区往北驱车二十分钟,便进入与石油大学华东校区一街之隔的胜华炼油厂区。 8月7日,当记者来到此地的时候,看到在一条进入胜华厂区的必经之路上,排成长龙般的“斯太尔”拖油车长驱直入,使本不宽阔的道路非常拥挤。“自从去年公司常减压装置投产以来,这条路每天都是如此。”当地一名司机说。 1999年,国家清理整顿“小炼油”,胜华炼油厂正是整顿之后保留下来的山东21家地方小炼油厂(简称“地炼”)之一。2000年,国家经贸委出台文件,对保留下来的地方小炼油厂实行严格的原油指标分配制度,山东地方小炼厂能得到的原油配额只占其加工能力的20%左右。而分到胜华头上的指标不过十几万吨,当时胜华的加工能力约为30-40万吨。数年前胜华还为油源缺乏而发愁。而现在,它已拥有110万吨炼化能力,全年的平均开工率竟保持在80%以上。前来购油的车队每天都将厂区附近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公司的效益由此连年翻番。石油大学华东校区的一位老师说,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提高,让昔日不少入困境的地方炼厂“咸鱼翻身”,许多以前被叫停的民营炼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复生。位于胜利油田采油区周边的东营和滨州是山东公认的小炼厂集中的地方。该地区的正和、垦利、华星、恒源、京博、东明和滨化等7家“地炼”企业各自的年产能均已超过100万吨,有的超过200万吨。其中滨化和华星,更是试图从小型炼厂向中型炼厂的规模进军。据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垦利化工厂和利津炼油厂炼油目前规模分别在190万和180万吨以上。虽然两公司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予以否认,但是从这两家公司在去年分别上马了8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和50万吨的催化裂化装置,加上以前的炼油装置,它们目前已然具备炼制近400万吨原油的能力。但这两家炼厂以前一年仅能获得三十多万吨原油配额,如果完全按为其提供原油指标的中石化(按照1998年石油行业的重组结果,山东是中石化的“势力范围”)的“规矩”办事,只能是以“开一天,休一周”的生产方式来开工,生存将难以为继。但该知情人士向记者反映,近两年来,这两家炼油厂不但从未停过产,相反,活得都相当不错。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04年一年之内,山东全省地方炼油企业一次原油加工能力就增长200万吨,另外还有300万吨将在2005年内扩建而成。加上不在“21家”保留炼厂之内的民营炼油厂的产能,目前整个山东省“地炼”企业的产能总数可能超过3000万吨。“事实上,由于地炼企业都是悄悄地进行扩能,这使准确统计它们的产能具有相当的难度。”山东炼油化工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在青岛采访时,记者还意外“发现”了一家据称是山东最大的民营炼油企业。当然它不在“21家”保留炼厂之列,其公开的名称是“青岛广源发沥青厂”。该厂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广源发将在2007年前在即墨的鳌山卫建设一座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这个码头一建成,将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油运码头,与中石化将在青岛黄岛港投产的原油码头规模相当。“我们的目的是打通整个储运和炼化产业链,届时,广源发的原油炼化能力也将扩展到1000万吨,成为国内民企炼油的领军者。” 目前,广源发拥有2套10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和1套80万吨的催化裂化装置(前者通常用于一次原油加工,后者用于原油的二次炼制加工),年原油加工能力为300万吨,每年能生产汽油、柴油共100多万吨,加上在蓬莱、荷泽、聊城等地的新建和收购的四家小型炼厂,广源发集团的原油炼化能力已接近700万吨。然而,在一番雄心勃勃的介绍之后,这位负责人忽然意识到了记者的身份,又矢口否认了公司拥有炼油装置的事实。但以记者所见,那两套用于炼油的常减压装置确实就矗立在厂区里。在国内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高达2亿吨产能的国有炼油企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山东的地方小炼油厂如此“逆势而上”,的确让人称奇!胜利油田稠油厂一位人士这样感慨。山东各地小炼厂之所以纷纷加大产能,是因为它们炼油仍存在较大利润空间。某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目前原油期货价格超过60美元/桶的背景下,山东地方炼厂购进原油的价格一般在3200-3400元/吨(约合45美元/桶),远远低于期货市场价格。而中石化进口原油的价格一般在3850元/吨(约合53美元/桶)。而且,“地炼”加工原油的成本一般在40元/吨,普遍比中石油、中石化的国有炼厂加工成本低100元/吨以上。所以,在国有炼厂抱怨“越炼越赔”时,“地炼”仍可大赚其钱。一般来说,他们加工一吨原油的利润普遍在200-600元之间。炼厂油源三条“公开渠道” 当然,更让人称奇的是,在国家原油配额与地方炼厂产能的巨大缺口下,这些炼厂扩产后的油源从何而来?山东“地炼”的油源的成份颇为复杂。有关信息显示,山东地方炼厂的原料来源的公开渠道主要有三个:第一路最“正规”,即前面提到的国家计划内的配额油,每年180万吨,但相对于当地的炼油能力,显然是杯水车薪;第二路是来自新疆塔里木和辽河等低效油田出产的稠油,这种油的特点是硫含量、沥青、焦质都很高。加工设备用不了三个月,就腐蚀透了,两大集团的炼厂都不愿意要,而山东的小炼厂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这部分油源约二三百万吨。第三路是进口价格较低的燃料油。燃料油是国家放开进口的油品,因此炼厂的采购量在各种油源中占首位。由于它跟我们下面将要提到的“地下通道”有直接关系,所以这里不妨先介绍一下用燃料油炼油的情况。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目前国内进口的燃料油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但其中质量比较好的油品,如180#燃料油,经过催化裂化之后,仍能生产15%-30%的柴油,而燃料油中的顶级品M100,加入催化材料,甚至还能生产40%-50%的汽油和柴油。
  2002年到2004年,山东省的燃料油进口数量从不到100万吨,一下子猛增到800多万吨。据东方油气网市场经理林强估计,如果价格能够维持不变,今年整个山东燃料油进口量极有可能超过1000吨,超过中国燃料油总进口量的1/5。山东的燃料油基本上来自新加坡。“这些买来的燃料油的特点虽然属于二次取油,而且有的还含硫量比较高,但输送到地方炼油厂经过一些特殊的装置进行再加工后,每吨燃料油仍有100元-300元的利润空间。”一位长期从事炼油研究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现有政策规定限制,除了四大国有原油进口巨头和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经营燃料油的中小企业只能通过种种渠道,通过二级代理或三级代理委托有资格进行境外套保的企业,在新加坡“纸货市场”上进行避险操作和资金运作。据了解,目前作为衍生品场外交易市场的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的规模大约是现货市场的三倍以上,每年成交的燃料油达1亿吨左右,其中80%左右是投机交易,20%左右是保值交易。王超是国内某燃料油贸易商驻新加坡首席代表,因为常年往返于中新之间,他对于纸货市场认识颇深。据他介绍,对于国内贸易商来说,纸货市场有颇多便利和好处,其中之一是纸货市场不用垫钱,不用交税,由此省去了资金周转;其次纸货市场是民间市场,靠的是信誉,交易通常按十天的中间价结算,“往往一个电话就能搞定”。据了解,新加坡兴隆公司是新加坡燃料油市场最大的几个坐市商之一,老板林恩强人称“OK林”。据接近他的人说,坐镇新加坡石油交易市场近20年的林恩强的资金和市场号召力之强大,足可垄断一个中小型国家的油品进口。像炒股一样,低价买入高价抛出是他的拿手好戏。最近几个月以来,林恩强频频市场大进大量燃料油,囤积居奇后再高价卖出。“国内的油口贸易商,只要从新加坡进口油品,没有不认识他的。”
   地下通道之一:“偷梁换柱” 除了上面提到三条“主渠道”之外,事实上,山东炼油厂有相当一部分油源来路不明。据记者实地求证,山东小炼厂的油源还有三条“地下通道”。因为是“地下通道”,许多炼化企业,在谈及炼厂的原料来源时,往往以“敏感”为由拒绝记者的采访。三条“地下通道”中,有一条其实也是“公开的秘密”:即从不法分子从胜利油田产油区所偷的原油,一般提供给东营、滨州和聊城附近的炼厂,其规模也蔚为大观,每年大约一百多万吨。这条通道完全是“非法”的,这里不再赘述。那么,另外的“地下通道”是什么呢?其中一条的奥秘恰恰在燃料油上。尽管燃料油是一种较好的炼油原料,但由于与原油一脉相承,价格近期涨幅较大。据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最新报价,M100燃料油价格最高已涨到3050元/吨,而稍次一点的180#燃料油,也接近3000元/吨,这个价位,已经非常接近目前3200元/吨的稠油价格。燃料油价格高企,导致炼油成本的增加,于是,炼油厂想出了用其它的原料来“替代”燃料油。这种原料居然是“原油”。据记者了解,用燃料油的名义进口原油的手段在山东各地炼油厂非常盛行。
  8月6日,记者在东营联系到了上海中盛集团的一位业务代表唐某。这家企业2004年进口原油、燃料油40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油品贸易商之一。他向记者透露了这种“偷梁换柱”的操作方法。 “其实很简单,只要抽提或减少所进口原油里面的一种或几种成分,使其达到用SGS(即海关常规性原油检测方式)检测不出来的程度即可。”唐某说。“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用这种方式进口原油的炼油厂越来越多了,光山东省每年就有300万吨,全国每年进口1000万吨以上。” 对于用这种方法“进口原油”的可行性,记者采访了熟悉原油运输流程的发改委综合运输司研究员尹振。尹振认为,从技术角度分析,用燃料油的名义进口原油并不难,但该过程需要涉及的环节较多,关键是通过何种途径在海外市场买到质量过硬的便宜油。为了搞清“燃料油变原油”的名堂,8月6日,记者在一位石油中间商的帮助下,从山东省东营羊口港搭一艘乘数百吨的小货轮,来到被山东各地炼厂称为“胶东原油通道”的莱州港。莱州港又称三山岛,是山东境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原油码头和油储基地的港口之一。该港拥有一个能够停泊2万吨级油轮的油港和能储备6万吨原油的油库。由于地理位置较好,几年来一直受到山东半岛各地方炼油厂的青睐,每天自东营、滨州和潍坊等地前来拉油的炼厂车队络绎不绝。记者在莱州港守候了两天,见证了山东这一灰色交易的部分过程。 8月7日上午,载重量1.5万吨的俄罗斯油轮“贝姆号”和载重量3500吨的“宁大1号”同时抵达莱州港。记者从莱州边境海防检查站了解到,这两艘油轮是莱州港的运输原油的“常客”,每月往返莱州港数次。据莱州油码头的控股方——昌邑东方石油化工港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私下透露,“贝姆号”和“宁大1号”经常以燃料油的名义装卸进口原油。货主均为来自东莞和滨州各地的地方炼油厂。
  地下通道之二:“借腹生子” 康小平是江苏江阴的一个石油经纪人,目前挂靠在他亲戚开的成品油贸易公司里从事“原油进口”生意。由于交易量不错,每月下来,康都有上6位数的佣金收入。他向记者透露了国内地方炼厂到国外去搞原油的另一条“地下通道”——利用国内三大石油集团公司的配额和排产计划进口国外原油或直购买国家的储量原油(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交易与国家提供给地方炼厂配额完全是两码事)。 “比如要从沙特进口100万桶原油(迪拜价在全世界的各类原油报价中为最低,比新加坡报价通常低2-8美元,因此成为许多油商的首选),首先可选择其中一家国有石油公司旗下的进出口公司签代理进口合同,等获得配额后,还要该公司安排他们的排产计划。排产计划名义上是给两大公司的,实际上是为贸易商进口原油作掩护之用。目前,国内原油进口商中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进出口公司具有安排排产计划的资格。” “动用三大公司的配额和排产计划一般要求在三大公司的关键部门拥有非常铁的内部关系。”康小平告诉记者:“动用内部关系的成本,配额一般是100元/吨,动用排产计划的则还要加20元/吨的代理费。此外,如果是利用中介公司的关系,还需付给中介0.2美元/桶的佣金。” 利用三大集团发放的进口配额和排产计划进口和购买原油,这种“借腹生子”的办法,山东半岛大部分地方炼厂都在或曾经用过这种方式。只不过,他们与三大石油公司进行的“交易”基本上处在“灰色状态”。 “原油进口就像一个金字塔,在塔顶端坐享其成的是权力最大的‘批发商’,倒买倒卖、拼命牟利的是各色中间商和掮客,而最终为这一长长的链条买单的,则是大大小小的地方和民营炼油厂。”一位知情人士如此说。据了解,目前,活跃在全国和山东炼油厂周围的石油掮客们数目不菲,在各类石油商贸网站,都有他们留下的合作贴子和联系方式,这些人的工作,就是为各类国内地方炼油厂去国内外联系原油进口和采购事宜。而其方式无非就是上面介绍的“偷梁换柱”和“借腹生子”两种方式。一个小炼油“地下生态链”在山东俨然形成。不过,如果站在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去考量,这些每年能为我国增添1000多万吨成品油的山东地方炼厂尽管不那么“阳光”,是否也有合理存在的价值呢?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