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重返高位 化工行业受力不均

   2010-12-13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22

    12月3日,国际原油市场风向标——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强劲上涨,报收89.44美元(桶价,下同),上涨1.44美元,涨幅达1.64%,创下了2008年10月初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上涨73美分,报收于91.42美元,创下2年来的最高点。同样是12月3日,欧佩克原油价格达到87.13美元,创下2008年10月2日以来的新高。欧佩克秘书处本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佩克上周的周平均油价为84.9美元。这也是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种种迹象意味着,金融危机之前的高油价——2008年7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触每桶147.27美元的高油价时代或将卷土重来。

  明年油价将摸高100美元

  面对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最近不少国际投资机构纷纷提高了对后市原油价格的预测。他们分析认为,国际油价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突破100美元。

  摩根大通公司12月3日表示,国际油价将在2012年底之前达到120美元,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的能源消费将会持续增长。该公司还分别上调了明年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平均预期,由89.75美元和91.75美元,上调至93美元和95美元。

  高盛公司近日也发布一份报告称,全球经济前景好转,有望实现可持续的强劲增长,因此国际油价将回归牛市。该公司同时预计,“明年欧佩克的有限产能会将油价推到100美元之上,预料2011年全年国际油价平均达到100美元,2012年会达到110美元”。

  荷兰国际集团和德意志银行日前也先后加入提高原油价格预测的行列。全球越来越多的银行认为,由于供应收紧,原油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据了解,上周至少有5家国际著名银行提高了他们对油价中期或长期前景的预测,他们认为导致预测提高的主要因素有新兴市场的旺盛需求、全球经济增长较快以及欧佩克不愿提高石油产量。

  国内一些专家的观点也是如此。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需求面是左右原油价格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在很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市场炒作气氛很浓,甚至暂时盖过了需求这个基本面。所以,国际油价近期一直在强劲上涨。”他还表示:“在今年的某个时间点,国际油价可能会达到100美元。原因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经济的不断恢复。”对于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林伯强坦言:“要不是现在欧债危机还在持续,国际油价早就在炒作下涨到100美元以上了。”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则认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了美国股市之后,国际油价不可能不涨,“尤其对美国经济而言,国际油价上涨是具有重要信号意义的指标数据。因此,为了显示世界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国际油价很可能在量化宽松、美元下跌的大环境中突破100美元”。他认为,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几乎可以确定在今年达成,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业内普遍认为,经济复苏进度、美元汇率问题以及供需基本因素仍是影响2011年及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三大因素。其中,经济复苏是带动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世界经济已经重新步入高油价时代。

  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将对国内化工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煤化工新能源跃跃欲试

  不少专家分析认为,一些化工子行业和石油开采业会从高油价中受益。目前中国是世界第4大产油国,油价上涨自然将会使石油产业盈利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石油产量达1.894亿吨,约合13.826亿桶,如油价平均按每桶80美元计算,中国石油业产值达1106.1亿美元,约合7600亿元人民币。国际油价每涨10%,中国石油开采业的利润就增加760亿元,这相当于石油和化工产业全年利润的15%左右。获利企业主要是石油开采业比重大的中石油、中海油、延长石油等。

  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寇建勋分析,高油价对于相关替代能源行业会有一定正面影响,如煤化工、新能源等。

  煤化工是最典型的例子。和讯网最近发布一篇专家分析认为,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石油产业链的石化企业为了转嫁成本,往往会提升产品价格,从而使得煤化工产业链的产品成本与产品价格差有所扩大,提升煤化工企业的盈利空间。所以,油价突破100美元,就意味着以石油为产业链起点的产品成本迅速提升,这将为煤化工企业注入新的盈利动力。

  12月7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油价上涨对煤制油企业来说是利好。比如,他们企业使用的原料是电厂不能用的劣质煤,即使油价带动煤价上涨,劣质煤也涨不了多少。目前国内柴油供应吃紧,他们用劣质煤生产的柴油也十分俏销。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带动炼油厂的柴油价格上涨,煤制油生产的柴油就能搭顺风车。产品涨而原料不涨,其经济效益自然可观。据记者了解,目前潞安公司用的原料煤价格为每吨300~400元,3吨多煤就可生产1吨柴油,而目前其所产的柴油每吨可卖7000多元。在这轮油价上涨进程中,一些地方加油站的柴油价格直逼每吨8000元大关。随着柴油涨价,他们企业的利润也在以百分之十几的幅度增加。

  不过该副总也告诉记者,由于煤制油项目建设时投入巨大,他们所赚的利润很大部分要还贷款和抵扣设备折旧。油价上涨将缓解项目建设投资的巨大压力,也可以缩短投资回收周期。虽然高油价时期煤制油产业将显示成本优势,但同时要考虑项目投资巨大、生产中碳排放高的因素。因此他认为煤制油产业还是需要国家统筹规范发展,不能放开。

  此外,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高油价的受益产业名单中增加了新能源产业。原油价格的走高将让人们不得不考虑能源危机的临近和经济型替代能源的重要性。不少证券公司发布分析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下,油价持续走高,必将再次打开替代能源的发展空间。而同时,经济复苏之时,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将令各方更加重视新能源,更加重视低碳经济相关产业的投资。因此,与光伏、风电、锂电池等相关的化工企业将有业绩提升的空间。

  石油产业链恐一涨到底

  正如硬币有正反面,面对油价上涨,有人欢喜就有人忧。对于另外一些化工企业来说,其成本必将大大提升,也将因此受到损伤。

  石油产业链上的产业将再次进入冬季。记者日前采访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了解到,中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原油加工企业,年原油加工量将近2亿吨,其中进口原油占60%以上。根据她的分析,此次国际油价涨到90美元左右,如果国家发改委不上调现有成品油价格,中石化炼油板块将出现亏损,这将严重拖累中石化的整体效益。

  据舒朝霞分析,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石油需求的影响逐渐消退,世界石油需求将出现快速增长,国际油价将重拾升势,目前已从2009年初最低时的38美元涨到90美元左右。原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其价格涨跌对其他大宗商品具有一定带动作用。此外,此次国际油价重新站上90美元,无论国内成品油价是否调整,对一些石化子行业都是不利的。从原料成本来看,受影响较大的产业将首先是炼油产业,然后是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纯苯、甲苯、二甲苯)等原料型产业,接着将波及塑料、合成橡胶、苯酚、丙酮、乙二醇、苯乙烯等下游产业。另一方面,成品油涨价将在增加运输成本方面拖累所有生产企业。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柴油供应吃紧,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升,将加重柴油紧张局面。因为国内地方炼油企业将会出现成本倒挂,他们肯定要停产,这部分产能占到中国炼油总产能的1/5。同时由于能源比价关系,油价上升将会带动天然气、煤炭等主要能源涨价。

  不少业内人士还具体分析了相关的化工子行业。

  化工物流。其实,自从今年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提高汽、柴油价格之后,化工企业成本就有所增加,物流成本更是首当其冲。“国家提高成品油价格后,企业每月至少须多支付上万元的燃油费用支出。”福建一家化工物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以公司30辆的集装箱挂车、平均每天运输200千米的里程计算,整个企业日均消耗2100升柴油,此番调价后,企业每天须多支付将近400元的燃油费。而这位负责人表示,上升的成本将转移至下游用户化工企业。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他们的成本还可能继续上升。

  化纤。业内人士分析,油价上涨对化纤行业的影响比较直接。比如,乙二醇、聚酯切片、涤纶聚酯、锦纶直接受油价的影响,这几种原料的价格几乎完全是由成本推动的。油价上涨对于下游企业来说直接的影响是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如果不能有效转移出去,相关化工企业将面临经营困难。虽然成本具体提高多少要依据企业今后的业务量而定,但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油价上涨,原材料购进成本将会跟着升,今后企业生产性流动资金也可能随之增加,这加大了经营风险。

  涂料。据了解,从11月下旬开始,国内油漆和涂料的价格上涨了5%~10%,而其涨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油价格上涨。据了解,油漆、涂料的原材料大多为石油化工产品,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近期,由于主要原材料化工溶剂、合成树脂、钛白粉等价格均有明显的上涨,各品牌油漆、涂料都全线涨价。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国际油价的高涨,国内涂料企业的成本将有望继续上升。

  当然,业内普遍认为,虽然国际油价如此之高,但由于通胀预期等各种因素,国内汽、柴油价格立即进行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专家提醒相关化工企业尽早作好准备。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