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纯碱工业发展最快的5年,也是向纯碱强国稳步迈进的5年,行业整体水平取得实质性提高。“十一五”时期,纯碱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产能产量大幅提高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至2010年纯碱产能达到2510万吨,比2005年的1551万吨增加959万吨,年均递增10%以上。2010年纯碱产量预计2000万吨,比2005年的1410万吨增加590万吨,年均递增8%以上。在三种生产工艺中,联碱增长幅度最大,5年间共增加650万吨,增长了98%,接近翻一番;氨碱增加了230万吨,增长29%;天然碱增加71万吨,增长80%。
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出口稳步增长。纯碱出口每年都在稳步增长。2009年出口了230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纯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客户群基本稳定。
——企业规模明显壮大2005年纯碱产能超过百万吨的企业只有山东海化和唐山三友2家,2010年共有9家企业产能超过百万吨,其中产能最大的山东海化达到300万吨。9家企业合计产能达到1410万吨,占全行业总产能的60%以上,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5年10万吨左右的纯碱企业有20家,最小规模只4万吨,平均产能为36万吨;至2010年,所有的纯碱企业产能都在20万吨以上,平均产能达到55万吨,比2005提高了将近20万吨。
——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纯碱行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经过不断的创新,正在接近或部分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包括所有9家的百万吨级企业在内的十几家大型企业用上DCS,行业自动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纯碱行业积极淘汰落后设备,装置设备向大型、节能、高效发展。纯碱待业的主要设备如碳化塔、煅烧炉、滤碱机实现大型化、国产化,为纯碱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达工程公司开发的外冷碳化塔,单塔产量大,操作平稳简单,节能效果显著。
——节能环保成效显著“十一五”时期,纯碱行业能耗降低20%以上。原料消耗也大幅度降低,氨碱法氨耗从2005年的6~8千克降低至4~5千克;联碱法氨耗从400千克降低至350~360千克。青岛碱业开发的干法加灰新工艺,与其他方法相比,每吨碱减排2立方米。联碱法的废水排放量从“十五”末的平均8~10立方米降到平均4立方米左右。个别企业甚至接近零排放。纯碱行业大力推广新型变换气制碱技术。运用该技术,合成氨吨碱电耗可降低100~120千瓦时,联碱吨碱电耗降低60千瓦时;节汽约70~110千克/吨碱,煅烧工段可提高生产能力10%左右;平均估算节水量为15~25千克/吨碱,生产系统为闭路循环系统,无废水排放。
——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十一五”时期,我国纯碱质量指标经几次修订,不断提高,纯碱质量能够满足国内各下游行业及出口的要求。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纯碱的质量水平除盐分单项指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国际水平,有些指标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调整结构,重质碱的比例达到40%以上,干铵的比例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