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金属硅出口达60万吨 国内消费仅4成

   2011-01-17 中国证券报中国证券报

20

    尽管2010年12月的中国金属硅出口数据尚未出炉,但前11月57.53万吨的出口量,2010年中国金属硅出口达60万吨无悬念。

    上海有色网(SMM)预计,2010年中国金属硅产量将达104.9万吨,这意味着仅有四成的国产金属硅被用于国内消费。金属硅是典型的高能耗行业,中国长期以来都以初级原材料方式出口,目前正在逐步规范金属硅的出口。

    前10家占总出口37.13%

    据统计,前十名前11月合计出口量达21.36万吨,占全国同期出口量的的37.13%,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其中,出口量第一的是大连道氏硅业有限公司,前11月出口量为38200吨。该公司是全球硅业巨头道康宁化学的全资子公司。

    上海有色网认为,2010年前11月中国金属硅的出口十强企业,由于部分企业使用的是企业内部结算,因此这部分企业对国内金属硅的现货价格影响并不大。

    金属硅作为多晶硅、铝合金、有机硅等基础产品的重要材料,一直是国际市场颇为热门的原材料。12月14日,财政部网站正式发布《2011年关税实施方案》通知显示,对金属硅2011年出口暂定税率为15%维持不变。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要控制金属硅这种“两高一资”基础型产品的出口。这样做短期来看可能增加中国金属硅生产企业一定的销售压力,但长期而言,有利于中国金属硅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加快与欧美金属硅市场接轨的步伐。

    硅冶炼淘汰落后任务艰巨

    根据“十二五”发展新兴产业及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划,国内金属硅产业将向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产品发展。同时形成一批大型金属硅企业,以结束目前该产业中小而散的局面,市场预计到2015年全国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集中度,将提高到50%左右。

    去年底工信部发文规定,我国金属硅矿热炉6300KVA以下的炉型从文件发布之日起执行全部淘汰,6300KVA矿热炉在2012年前执行全部淘汰。目前,中国金属硅生产矿热炉炉型主要是6300KVA、8000KVA、12500KVA三种。

    据了解,截止2010年末,淘汰型6300KVA以下矿热炉占中国总炉数的5%,限制型6300KVA矿热炉占中国总炉数的42%,大于6300KVA小于等于10000KVA矿热炉占总炉数的20%,12500KVA及以上矿热炉占总炉数的33%。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前完成对淘汰型、限制型矿热炉占总数的47%,整改任务艰巨。

    在淘汰金属硅产业小炉型矿热炉的同时,国家工信部也鼓励金属硅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当前只批准12500KVA及以上的矿热炉新建项目。

    据上海有色网介绍,国外生产金属硅的厂家数量不到50家,不仅大部分金属硅矿热炉炉型都在20000KVA或以上,甚至有的已达到48000KVA的矿热炉炉型。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