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东和北非地区局势影响,国际油价不断“高烧”,不过在3月1日出现了些许“退烧”迹象。因为沙特阿拉伯再次保证增加石油产量以弥补利比亚的减产,市场恐慌情绪得到减缓。纽约市场油价当天也小幅回落,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91美分,收于每桶96.97美元。尽管如此,亚洲的投资者和专家们仍担心,由于中东局势短期难以趋稳,国际油价今年仍可能走高。
中东乱局能否左右国际油价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2月28日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说,如果中东持续动荡,油价很可能会超过2008年每桶148美元的最高点,甚至达到200美元。中东媒体报道说,利比亚6%石油产能关闭是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两年半以来最高位的直接原因。
约旦《宪章报》日前撰文指出,利比亚是非洲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中的重要一员,石油日产量高达160万桶,利比亚局势恶化将直接影响世界的能源供应,继而左右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势。
许多产油国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持乐观态度。欧佩克强调,如果利比亚产能受到进一步影响,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将会增加石油出口以弥补缺口。卡塔尔能源部长2月27日重申,目前欧佩克以及其他国家的产油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没有必要担心中东地区的原油不能出口。
埃及经济专家本·赛义德表示,国际市场上对于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局势动荡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利比亚的石油出口量仅占到全球总量的2%,尚不及沙特产能的30%。他表示,假如石油快速上升的势头能在近期回落,说明地区局势动荡给全球石油市场的损失很小;而假如价格一直保持在当前的阶段,则说明对市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埃及经济专家贾迈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利比亚石油减产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这正是欧洲国家在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之初并没有显示出强硬态度的原因之一,现在欧洲对利比亚持强硬立场,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为了稳定石油供应。
油价上涨影响亚洲经济前行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在全球进口石油最多的前10个国家中一半是亚洲国家,分别是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和新加坡。亚洲国家不仅进口石油多,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很高。日本进口原油的90%购自中东,新加坡的比例是85%,韩国是82%。
在亚洲经济体中,印度、泰国和越南等其他提供石油补贴的国家受油价上涨的冲击最大。印度石油消耗的70%以上靠进口(2009年数据),其中50%以上来自中东。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印度受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经常项目赤字激增。油价如若再涨,政府将面临无力补贴油价的困局,整个经济必会严重受损。
油价目前已成为影响泰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风险因素。泰国著名智库泰华农民研究中心副主任披蒙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国一直在密切关注中东局势的发展,因为泰国国内消费的汽油70%至80%依靠进口,且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如果中东紧张局势短期内平息,此前预期的4%至5%年经济增长率可以实现。但是如果中东局势持续紧张,油价继续走高,将会对泰国经济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
整体看来,中东局势很难在短期内稳定。本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接触的亚洲专家大多认为,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亚洲诸多经济体将难以达到今年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作访问研究的中国学者庞中英对本报记者说,沙特等一些产油国近期虽然宣布增产,但欧佩克成员国通过增加产量平抑国际油价的效果是有限的。长期来看,国际油价仍将取决于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国家的形势是否明朗。
专家强调,就油价上升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它会加剧粮食价格的上涨和通货膨胀。目前,亚洲国家因油价走高而导致食品等其他商品涨价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且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影响也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