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探矿权申请继续暂停受理 现代煤化工业渐热

   2011-03-09 英才英才

112

    煤炭资源并未随着春天的临近而获解禁,政策收紧势头不减反增。2月1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继续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截至2013年12月31日。煤矿开采被打上了“封冻”的烙印。

    但与煤炭资源紧俏不匹配的则是新兴煤化工的火爆。陕西、山西、新疆等拥有煤炭资源的地区,投资势头有增无减,用平安证券研究员伍颖的话说,“各地投资冲动很强。”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划分,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都属于现代煤化工。但并不是冠以“现代”,就能成就真正的先进。如若处置不当,“现代”或就成了先烈,煤化工也不例外。

    传统煤化工看似已步入穷途末路,然而现代煤化工粉墨登场后的前途,却难卜测。“做传统煤化工,我有信心。但是做煤制油、煤制烯烃,我没有信心。”湖北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道出了煤化工企业的焦虑。

    资源紧俏

    实际上,国土资源部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这并非首次。早于2007年2月,国土资源部就曾出台《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截止期为2008年12月31日。之后虽稍有松动,但仅两个月后,也就是2009年3月,国土资源部又发布通知:继续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相关申请,执行时间延长到2011年3月31日。这意味着,煤炭探矿权申请暂停受理已经执行四载。

    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相呼应的是2010年煤炭行业整合的主题——开发、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严格限制新建小煤矿、关闭小煤矿。

    最终,山西省矿井个数由2598处减少到1053处,内蒙古和宁夏联手打造宁东—上海庙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河南、贵州、山东等省则是推进煤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神华、中煤、同煤、山西焦煤和陕西煤化5家亿吨级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淮南矿业等9家年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的企业,千万吨以上煤炭企业集团超过50家,产量达到17.3亿吨。

    据了解,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就有12个产量超过亿吨,总产量28亿吨。此外,2010年,全国关闭小煤矿1693处,淘汰落后产能1.55亿吨。目前全国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已减少到1万处以内。

    身处其中的蒋远华感慨,煤炭安全和行业整合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煤矿基本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以后“煤炭会更难买,其价格也会越来越高。”据了解,湖北宜化集团在贵州、湖南、新疆等地对煤矿也有所布局。蒋远华预计,煤炭价格在“十二五”期间还会接续增长。

    投资冲动

    资源整合压力带来的不是现代煤化工的停滞,反而是各地的投资热度愈加疯狂。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拟规划投资5557亿元建设27个现代煤化工重大项目,打造四条现代煤化工产业链。陕西省将依赖现代煤化工技术,以甲醇为后加工重点,延伸下游产品深加工,形成煤—甲醇—烯烃—合成材料及深加工产品、煤—甲醇—醋酸—精细化工产品、煤—焦化—焦油—成品油及系列产品、煤—液化制油4条产业链。到2015年,陕西现代煤化工产品规模将达到甲醇4200万吨、煤制烯烃1000万吨、下游化工产品2200万吨、煤制油1500万吨。

    而在煤炭大省山西,现代煤化工亦被视为其未来的支柱性产业。贵州、新疆、内蒙等富煤地区投资也不甘示弱。而银行的支持,更是给了现代煤化工投资的资本温床。据了解,2010年底,新疆中泰化学(15.55,-0.05,-0.32%)(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获国家开发银行1070亿元的信贷支持,而这批资金将主要用于四家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

     近日,更是有报道称,工信部针对现代煤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均已形成框架思路并完成初稿,正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根据各省的初步规划数据,总投资额将超2万亿元。

    “各地规划很多,投资冲动很火爆。不过,政府相关部门最终审批下来的可能没有那么多。”伍颖认为,目前这些项目大多处于规划阶段,审批需要走程序。

    急于变成“摇钱树”

    一边是资源紧张,而另一边则是火爆的投资场景。这个看似相悖的现象,实则有着它自身深层次的原因。

    “煤化工最核心的,并不在技术先进性,而是在于具有资源的地方政府,将煤炭资源出让给企业的同时,需要在当地就地转化。”伍颖认为现代煤化工则是实现当地转化的最佳选择。

    “不做这个,就没有资源。”在蒋远华看来,现代煤化工技术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但是,不能因为抢占资源之嫌,而忽视了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前景。“因为从储存量,服务年限以及性价比等角度来看,煤炭要远远高于石油。未来石油缺失会越来越大,这必然导致石油价格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就导致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蒋远华说。

    现代煤化工产品中,除煤制二甲醚产能过剩外,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都还处于试点阶段。

    中行证券研究员卢全治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乙二醇年需求量约780万吨,而国内供给能力仅200万吨。仅这块市场进口替代就将近600万吨。而伍颖也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供需缺口大、成本优势明显,煤制乙二醇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另外由于甲醇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丙烯需求缺口很大,甲醇制丙烯产业发展潜力大。不过,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是需要特定市场条件的,“目前所涉及到的烯烃、二甲醚等煤化工产品,效益都不好。而且未来五到十年内都不会有很好的效益。当石油突破150美元的时候,做烯烃就有效益了。”蒋远华认为,但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以及油页岩等新产品产量日益提高,石油价格不会上涨那么迅速。并且,现代煤化工成本只是相较于石油涨价,会有所降低。而其自身成本,会伴随着煤价上涨,而不断攀升。

    相对于各地急于将现代煤化工变成“摇钱树”的愿景,蒋远华则认为不应该提倡过快发展煤化工。“化工不能无限制的做,煤制烯烃、煤制油,对环境条件要求很高,尤其是对水资源、电资源的需求都是很大的。而富煤的北方地区又缺少水资源,此外,还有节能减排的压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