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近年来民用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在助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带来“气荒”等问题。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十二五”期间天然气产业还将有更大作为,但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需先行,同时还要整体规划产业发展,打造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十二五”天然气前景广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表示,与改善能源结构的步伐相适应,未来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十二五”末产量有望跻身全球前五名。
分析人士指出,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多元化大趋势下,天然气的地位不断上升。过去5年,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在节能减排和能源多元化的号召下,天然气“异军突起”,逐渐吸引人们的眼球。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燃气用量大幅增长,天然气成为城市燃气的最大气源。此外,一些电厂、工业用户纷纷进行“油改气”或“煤改气”,增加了工业天然气需求量。中国石油(601857)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总量达10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5%。预计2011年供需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量将达1300亿立方米左右,产量为1050亿立方米,缺口将依靠进口解决。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专家段兆芳预计,“十二五”期间,城市燃气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占消费总量比例会有所下降,发电和工业燃料等可中断用户用气量将较大规模增长。
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初步定为国产1700亿立方米、净进口900亿立方米;此外,煤层气产量2015年将达到20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产量将达到300亿立方米。
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一位副所长表示,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为2000亿-2400亿立方米。而到2015年,国产、进口天然相加的总供应量将在2220亿-2400亿立方米,基本可以满足全国天然气市场的需要。
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亟须理顺
随着市场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例如,进口气价已超出部分地区终端用户使用价格,冬季“气荒”折射出调峰能力不足,管网建设仍需加强等。不过,最受市场关注的,还是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能源价格是牵动经济全局乃至老百姓福祉的重大问题,目前的能源定价机制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
温家宝总理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各类电价定价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表示,自国内推出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之后,对市场形成了较好的引导作用,效果较为明显。天然气价格机制也应当以此为鉴,尽快出台明确的价格形成办法。他认为,现在预测今年的天然气价格尚有困难,其原因之一就是价格形成机制缺位。他建议“十二五”期间国内要加大力度研究和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得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引导百姓更好地理解能源价格的形成机制。
天然气价改和电价改革,是国内资源价改中的两个堡垒,天然气价改的难度不可低估。张国宝表示,煤电油气等能源价格体系确实有不合理之处,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尤其今年通胀压力明显,需要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选择适当时机,制定合理政策。
一直以来,低气价都是鼓励天然气下游市场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2010年,随着我国天然气价改重新启动,各地气价纷纷上涨。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天然气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现在提价,要考虑市民的承受能力。”董秀成表示,天然气价改大方向是市场化,天然气价格要与油、煤等其他能源价格挂钩联动,不同能源价格之间差距不能太大,另外国内外不同气源的天然气在同一城市的最终售价应该一致。
张来斌则指出,由于居民用气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较高,天然气价格改革事关社会民生,同时考虑到企业亏损经营和国家能源安全,价格机制改革必须审慎进行。
天然气产业链有待整体规划
短期内,通过价格机制可以对天然气市场作出有效调节,但长期来看,天然气产业链还有待整体规划。专家分析,国内天然气产业链正处在剧烈变化关键期,通过加强规划整体衔接,对促进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在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要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通过整体规划天然气产业链,能够引导其依靠市场竞争性的动力结构去发展,加强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的整体衔接,还可以起到优化消费结构的作用,从而引导可中断、可转换用户的发展,理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协调、衔接机制。
首先,要加大天然气上游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增加天然气供给。作为国内最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商,中石油集团曾对媒体宣布,“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翻一番,由目前的4%提高到8%以上。随着天然气价格调整步伐的加快,天然气行业将加速形成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局面。近年来,中石油不仅在国内加大了天然气勘探力度,还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多有收获,这都透露出天然气业务正成为中石油整体业务中新的重点和亮点。
张来斌认为,“气荒”多发于冬季,这是由于民用气在冬季急剧增长。“气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不够。气源多元化建设包括中亚进口天然气、海上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等方面。
其次,要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和储气库建设。目前,国内已有规划的天然气管道包括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以及西气东输二线、四线工程。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要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跨区域骨干输气网和配气管网建设,初步形成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
据了解,国内多省市已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建设纳入发展重点。例如,吉林省自今年开始,将全力推进“气化吉林”建设,争取到2015年,吉林省城市天然气输气管道覆盖率将达到98%;天津市近期计划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新建天然气干线100公里、天然气普及率达到100%;四川省今年以来已有6口新气井建成投产,预计到2012年初,四川还将增加每年数十亿立方米的省外天然气供应。
最后,要发展非常规气源。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同时,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如要实现保证气源充足的目标,还需配合充足的天然气气源供应和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息旺能源分析师说,“通过‘进口大通道’和‘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等方式来增加天然气供应,是推进未来几年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天伦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瀛岑表示,根据规划纲要(草案)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更大,新能源的应用将会更多。天伦集团正在着手研究煤制天然气等在内的新能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