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出口劲吹“抢单”风

   2011-03-31 农资导报农资导报

3

    中国农药企业的出口争夺战正悄无声息地上演。刚刚在上海闭幕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及植保展览会(CAC),又一次成为外商和国内厂商之间争相杀价的竞技场。业内受访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农药行业整合已箭在弦上。  

    CAC是全球最大的农用化学品国际贸易平台,而在今年的展会上,一些农药企业以非理性报价争夺海外市场现象愈发引人瞩目。据记者观察,正是由于国内一些厂商报价过低,才使采购商能够以接近成本线的价格成交。

    CAC不过是目前药企血拼出口的缩影,随着中国上升为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出口价格战已经成为中国农药产业难以回避的话题,由此导致的出口利润缩水更让行业苦不堪言。  

    作为极度依赖出口的大宗农药品种,2010年吡虫啉出口继续着量价齐跌的趋势。2009年,吡虫啉报价曾高达20万元(折百,吨价,下同),而目前的报价大约在11.5万元左右,已基本跌至吡虫啉制造成本。即便如此,在CAC展会上,仍然有企业不计成本,报出了远低于11.5万的价格。  

    出口价格大幅下滑的例子很多,金融危机以来虽然中国农药出口总量未减,但出口价格却逐年下降,这其中出口企业互相压价甚至拆台是重要原因。据统计,2008年中国农药产品平均出口价格是6451元,2009年是4006元,而去年则仅有3986元。

    “抢单”的背后源于国内生产商和贸易商难以形成合力。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贵生在谈及这一现象时说,前几年国内曾成立草甘膦联盟、阿维菌素联盟等协作组织,但在抑制非理性竞争方面收效不大。

    杜贵生的失望似已成业界普遍情绪。就在这届展会上,为保证吡虫啉出口的合理利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有个别厂家率先报出了12.5万元的出口价格,试图遏制无序竞争的局面。但业内对此多持观望态度。在谙熟中国农药出口现状的人士看来,在应对价格战方面,尚缺少有效办法。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孙叔宝也认为,改变出口恶性竞争的状况,仅仅依靠行业自律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完善目前的农药管理体制。在“抢单”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是中国农药经营主体过多、小乱散的现实,而根源在于我们缺乏一套完善的准入门槛。孙叔宝说,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工信部负责办理生产许可证,农业部负责发放登记证,部门牵扯太多,衔接协调不够,造成发证过多和厂家数量膨胀的局面。

    据了解,如今国内有2000多家农药企业,农药年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品种集中度比较高,预计未来还将有新增产能上马。而国内需求约在30万吨左右,过剩量只能寻找国际市场释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