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会上明确表示,在国家“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中,磷石膏综合利用目标要达到72%左右。而4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十二五”石化工业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到2015年,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处置率将达到90%。记者近日采访了云南省工信委原材料工业处处长王宜国,他说:“这对于目前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不到20%,磷石膏排放量占到全国1/5左右的云南省来说,压力巨大。必须花大力气推动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王宜国说,云南磷石膏排放量年新增1300万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堆放磷石膏近9000万吨。既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着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高浓度磷复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为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步伐,近年来云南省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云天化集团为寻求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方向和技术,将40吨磷石膏送到澳大利亚RBS公司,利用该公司石膏生产线煅烧配制成粉刷石膏、黏结石膏、地坪石膏、陶瓷模具石膏等产品。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石膏产品完全满足《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要求。云天化集团下属的云天化国际云峰分公司和红磷分公司分别将磷石膏用于当地农田土壤改良和作过磷酸钙产品的养分调节剂等,均获得成功。云南富强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煅烧脱水工艺技术建成了云南省第一个利用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的生产装置,年产能达30万吨。
王宜国指出,国家对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求越来越严,但目前磷石膏综合利用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如净化磷石膏所含杂质难度大,影响到磷石膏制品的强度;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投资大、成本高,而且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次污染;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副产脱硫石膏纯度高,对磷石膏的利用冲击较大;产业政策不配套,目前,除磷石膏制建材产品和水泥,掺入量大于30%的可免增值税外,其他方面尚未有免税政策;大量消耗磷石膏的关键技术尚待突破。因此,他认为,云南省须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无论从政策还是企业层面,都要有所突破,才能真正推进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
强化工艺技术研究
加强与国内外磷石膏开发研究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技术创新推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同时,鼓励和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磷石膏杂质净化处理等工艺的技术研究,逐步推广窑法磷酸、盐酸萃取制磷酸等新工艺和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磷石膏的产生,以减缓磷石膏的新增速度。加强成套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加强先进适用的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形成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示范工程。鼓励磷石膏产生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从源头上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提高创造条件。另外,还要加强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充分用好磷石膏综合利用的现行政策,积极争取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研究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奖惩机制,提高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启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在资源配置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地方政府要给予支持,在项目建设资金上给予补助,并争取国家支持。
建立磷石膏减排责任制体系,停止审批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率小于同期全省平均利用率、无规范磷石膏渣场设计与管理计划的新建湿法磷酸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做到磷石膏堆存管理、资源化利用与生态恢复“三同时”,并将磷石膏减排任务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逐步建立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磷石膏管理。重点掌握相关企业磷石膏产生、排放、利用及堆存管理和闭库情况,定期公告相关企业磷石膏排放、堆存及资源化利用状况;建立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评价体系,重点研究构建磷石膏渣库管理、安全评价、综合利用方法和方案等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落实生产责任制,明确磷石膏产生企业的责任、义务,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管理,防止短期行为及其他不良后果。
王宜国表示,尽管困难多、压力大,但云南省将进一步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力度,省工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协调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推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产业化,以确保“十二五”云南磷石膏综合利用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