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引领磷化工产业突围

   2011-05-04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26

    今年以来,磷化工行业如何延伸产业链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形势,磷化工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头。只有加强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打造绿色产业链,才能突破瓶颈求发展。这是记者从4月中旬在南宁召开的2011磷及磷制品市场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

    专家指出,由于近年来磷矿资源日益紧张,以及生产磷化工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使得磷化工产品生产成本逐年提高,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大宗基础磷化工产品的生产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国外磷化工则逐步转向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李晓妮说,目前磷化工产业正面临市场饱和、节能减排要求提高、效益下降等诸多挑战,企业必须意识到,要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立足站稳,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技术创新,延伸磷化工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国内磷肥产业在磷矿采选、料浆法磷铵、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黄磷生产技术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但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仍显滞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指出,欧盟已经规定磷化工生产不得全部以磷矿石为原料,至少需要有50%为回收磷,资源的利用需重视多元化。清华大学化工系生态工程中心胡山鹰教授认为,向自然生态运行模式学习,是解决当前行业高速发展与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矛盾的唯一出路。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钟本和指出,磷化工行业要积极开发精细磷化工产品,开发高纯度黄磷、磷酸,尤其是有机磷化工产品。如以黄磷和热法磷酸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阻燃剂、增塑剂等有机磷化物。要增加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钟本和认为,要改变中国磷化工行业目前散、小、乱,资源利用和环保水平较低的现状,迫切需要大型磷化工企业的介入,以提高整体水平。大型企业的介入将会给行业的竞争格局带来变化。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节能降耗和向精细化产品发展来实现,否则将面临淘汰。

    钟本和提出,中国磷化工行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母体产品靠近原料产地、沿海地区重点发展磷系衍生物和精细化学品的格局。构建绿色产业链、大型磷化工生产基地,应从上游磷矿开采就考虑综合利用的问题,高品位的块矿可用于生产黄磷,其余的高品位粉矿可直接用于生产湿法磷酸,中低品位矿可经选矿后再生产湿法磷酸;湿法磷酸的生产规模应达到经济规模,实现大型化;部分磷酸可直接用于生产磷肥产品,部分磷酸经精制后达到工业级或食品级,精制过程中副产的残酸液进入磷肥生产单元作原料。如此,整个过程实现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也将催生一批整体竞争力强的企业。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和磷肥企业正在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泰州富彤化工有限公司研发了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等新型磷化工下游产品,重点生产磷酸酯以及阻燃剂等新产品。目前公司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两种产品的产能均居全国前列。

    湖北兴发集团目前拥有磷矿储量达1.44亿吨,磷矿石除了自给还可部分外销。目前该集团拥有十多座水电站,用电自给率达到40%以上。该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明兵说,丰富的磷矿资源为兴发发展下游磷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形成了磷矿石-电厂-磷化工完整的产业链,下游磷化工产品链在不断延伸。

   贵州省福泉市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磷化工产业链循环发展态势,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开展技术创新,将“三废”变废为宝。

    针对我国紧缺的磷矿资源,磷化工研发的重点也转移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上,并涌现出了一批成果。如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已经有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开发,并付诸实践。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