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余热回收利用潜力巨大

   2011-05-10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48

    全国目前建筑供热面积最大的两项化工余热利用工程近日相继动工建设,年内有望收获预期,再次引起了业界对化工余热回收利用的广泛关注。

    这两大工程项目一个是由石家庄安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双良节能股份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石家庄市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工业余热供热项目,另一个是由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与天津临港大地新能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利用天津碱厂工业循环冷却水为临港工业区配套服务区集中供热制冷项目。有关专家对此表示,化工行业具有丰富的工业余热资源,在国家大力倡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两型社会的当下,化工余热回收利用将大有用武之地。

    化工行业高温、高耗能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企业具有丰富的余热资源,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热、可燃废气液和废料余热等。这些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据石家庄安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军介绍,石家庄市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工业余热供热项目主要用于河北省建筑采暖,预计今年9月份竣工,11月份正式为周边400万平方米建筑供热。该项目一期仅利用石家庄炼油厂每小时4.3万吨的工艺水资源,即可相当于一个2×30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的供热能力。如果再加上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石焦化工有限公司3年内形成的工艺水流量,将会形成1462兆瓦的供热能力,大约可以解决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采暖。该项目建成后,年还可节约标煤26.7万吨,节约水资源247.7万吨,直接减排粉尘427.4吨,减排氮氧化物1975.8吨,减排二氧化硫2269.5吨。

    在天津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的项目建设现场,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顾建盛告诉记者,天津碱厂冬季工艺冷却循环水温度为35℃,循环流量为每小时2万吨,可利用热量为23.256万千瓦。临港工业区配套服务区供热制冷项目利用天津碱厂工业冷却循环水中的低位热能,以热泵方式实现对该工业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居民区等建筑的集中供热,在减少自身污染排放的同时,节约了因燃煤而增加的供热成本。以一期410万平方米建筑供热为例,该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每年减少燃煤约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5万吨,预计今年11月份供热。

    “我国北方地区建筑能源消耗很大,采暖供热面积约为80亿平方米,每年约消耗1.8亿吨标准煤。如果采用热泵回收技术,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使用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顾建盛告诉记者,化工余热回收技术应用很广泛,凡是有余热排放的地方都可以应用,石油化工领域是重点。

     在采访中了解到,化工余热资源除了可以供热制冷,还可以用来发电。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磷化工企业,在硫黄制酸和硫铁矿制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温度高达1000℃的烟气,二氧化硫含量达10%~12.5%。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直接排到空气中,不仅是巨大的能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更好地利用余热资源、保护环境,鄂中化工公司投资3100万元配套20万吨硫黄制酸装置和10万吨硫铁矿制酸装置分别建设了一台每小时30吨、一台每小时17吨余热锅炉,将制酸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转化成温度450℃、压力3.82兆帕的中温中压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余热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兆瓦,每年发电量约为5000万千瓦时,可节能1.7万吨标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80吨,为企业年增效益近2000万元。同时,企业将余热发电机组发电后产生的废气进行二次利用,直接供给生产、生活使用,可基本关停一台企业正在使用的10吨燃煤锅炉,每年又可节约8000吨以上标煤。

    据了解,湖北兴发集团白沙河化工厂最后一台利用黄磷尾气回收的循环利用装置——3.5万吨余热锅炉也于近日成功运行。余热锅炉保证能回收产品燃烧热量的50%以上,并给生产提供合格稳定的饱和蒸汽,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节约了生产成本。据测算,该厂已建成的4台余热锅炉共计21万吨,全部运行后每小时可产蒸汽30吨,按每吨煤可产3.3吨蒸汽计算,年可节约标煤6.5万吨。

    针对国内能源形势日趋紧张,以及直接采用燃煤锅炉供热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旨在促进建筑节能及能源高效利用,减少直接燃煤供热比例,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有关专家建议,在推广化工余热回收利用过程中,许多化工企业需要一个很长的认知过程,因此国家还应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化工企业主动回收利用工业余热,开发消费市场,让节能成果早日共享,将废弃资源充分利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