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运输瓶颈应多方求解

   2011-05-19 中化新网中化新网

14

   连日来,从东部到中西部的浙江、江西、湖南、重庆、陕西等多省地接连出现百万千瓦的用电缺口,一些省份不得不拉闸限电,“电煤荒”呈蔓延之势。究其根本原因,抛开业界争议的“市场煤”与“计划电”,另外运输瓶颈也成为时段性限制电煤有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大难”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主产地多在西部,而用煤“大户”则多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这对煤炭行业来说,就产生了长距离和大运量的运输问题。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分析师李廷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感慨的说:“煤炭行业最大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就是运输能力问题。铁路建设滞后,运输瓶颈日益凸显,使国内煤炭市场一分为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市场的健康发展。”

    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电力需求旺盛,煤炭运量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用电量持续攀升,各大电厂存煤频频告急,煤炭外运紧张局面不断加剧,导致原本薄弱的铁路煤运通道成为制约能源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瓶颈”。同时,外运铁路通道的不畅,也给其他运输方式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公路严重拥堵、水运严重压港、物流成本激增等。

   虽然近年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速度加快,但仍赶不上需求增长。目前,我国已形成四大煤运通道:三西外运通道、东北通道、华东通道、中南通道。其中,“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是我国煤炭能源中心和外运基地,其煤炭资源占我国总煤炭资源分布的64%。长期以来,“三西”产量大,外运量多。累计生产原煤接近全国的50%,煤炭调出量也已经占全国省际间煤炭调出总量的90%。约有20亿吨左右的原煤都要经历运输之旅。“三西”煤运通道分北、中、南三大通路。北通路由大秦、丰沙大、京原、集通和朔黄5条线组成,中通路由石太和邯长2条线组成,南通路由太焦、侯月、陇海、西康和宁西5条线组成。“2009年南部通道和北部通道能力利用率在90%以上,中部通道能力利用率为116%。‘三西’地区铁路运输能力处于饱和状态。”李廷说。

   有综合运输方面专家称,“由于煤运通道体系尚未建成,煤炭运输瓶颈问题还很突出。这几年的日子最为难过。”

    运力饱和之后

    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煤炭铁路运量占煤运总量的60%以上,而每年煤炭运输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目前,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集中在两条通道,即大秦线(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岛港)和朔黄线(山西神池-河北黄骅港)。据了解,朔黄线终端黄骅港吃水较浅,仅能容纳3万吨级轮船,且港口航道上淤泥侵扰严重;另一条通道大秦线经过扩能改造之后,目前运力在4亿吨左右,记者了解到,目前,大秦线正在进行扩能研究,2011年目标是4.5亿吨,存在继续扩能的可能性;而朔黄线可能继续扩能至4亿吨以上。对此,李廷有自己的担心:“俗话说‘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我们不能把宝都压在大秦铁路上,而且与之相连的秦皇岛港装运能力也难承其重,进一步扩展接卸能力的空间有限。朔黄线进一步扩能也有困难,应当多几条有能力、有调节余地的煤运大通道。”

    煤炭经济说到底是运输经济。铁路交通运力紧张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造成我国煤炭产品物流成本高、交易费用大、国际竞争力弱的重要原因。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耿珍告诉本报记者:“煤炭流通环节是否顺畅对保障煤炭资源稳定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运输瓶颈的持续存在造成我国煤炭供给出现阶段性局部性资源供应偏紧。”

    对此,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报告建议,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应引进民间资本,尤其是铁路运输通道建设;为保证国家煤炭供应安全,应在主要煤运通道上加强储备系统建设。受国家能源局委托,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正在着手“十二五”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并形成研究报告。耿珍认为:“应合理引导发电企业进行产业链纵向整合,适度向上游煤炭产业延伸,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煤电一体化以及煤炭储备基地建设都迫在眉睫。”

   “另外还有一点”李廷说,“目前在建的或者规划的多是内蒙、陕西的煤炭出省通道。我觉得应该眼光更长远一点,及早将新疆的煤炭东运通道建设提到日程上来。”

    美好的愿景

    此前,在山西召开的一次煤炭高峰论坛圆桌会议上,就煤炭运输这一问题,有专家认为2012年中国煤炭运输将没有瓶颈。这个论断或有些过于绝对,但也不失为一个美好的愿景。李廷认为:“2012年,时间上可能过于仓促,但是‘十二五’期间,煤炭运输瓶颈一定能打破。”事实上,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从2008年至今,无论是中部、还是西部所有煤矿没有因运力产生的类似之前的压库现象,也没有出现普遍的以运定产、以销定产的现象。可以说,煤炭运输难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在今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提到:“十二五”期间要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压力。完善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运输系统。还提出要提高能源就地转化水平,加强立体式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在加大铁路运输通道建设的同时,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李廷认为,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建设能够直接缓解煤炭外运压力,而油气通道和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提高就地转化水平,从而间接缓解铁路煤炭运输压力。“虽然未来煤炭生产中心会继续西移,但是,随着就地转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立体式能源输送通道加快建设,煤炭运输瓶颈将大大缓解。”他说。

    以高等级公路和大吨位汽车的运输模式,已经占据煤炭运输的半壁江山,公路运营的有效半径已经由十年前的3—5百公里增加到6—10百公里,甚至新疆至山西的公路运煤也成为经济可行。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正在进行之中,这些建设项目将使我国2012年的铁路运营里程较2008年底增加近40%;高速公路的投入运营也会进入高峰期,运营能力将获得更大的提高。另外,全国各地快速崛起的现代物流系统及其配套的煤炭战略储备中心和大规模配煤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运力配置,避免淡、旺季不平衡造成的运力紧张。

    未来,受益于立体式能源输送通道的形成和煤炭运输瓶颈的缓解,国内产地和销地分离的煤炭市场将进一步统一,之前局部地区煤炭市场的频繁波动有望得到明显改观。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