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行业十二五保持总量平衡

   2011-06-22 中国工业报中国工业报

8

    《纯碱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日前正式浮出水面。

     针对产能进一步过剩的趋势,我国将控制纯碱产品总量,保持纯碱供需基本平衡,到2015年控制纯碱生产能力在3000万吨。根据《规划》,未来我国将鼓励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大型纯碱企业,通过技改项目、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并对新建项目严格控制。

    纯碱市场供过于求

    2005~2008年,我国纯碱产量增长势头强劲,四年间纯碱产量增加575万吨,年均递增10%。2008年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纯碱消费市场低迷,但同一时期国内新建和扩建纯碱项目却集中投产,产能迅速增加。

    “十一五”期间,我国纯碱产能年均递增约9.4%。到2010年底,我国纯碱产能已达243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1%。2010年,我国纯碱产量为2047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2%。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纯碱生产企业有44家,生产能力达到或超过60万吨/年的企业就有14家之多。其中,能力在30万~60万吨/年之间的企业有9家,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企业有21家,而前十大纯碱企业产能占全国62%。

    然而,由于近几年我国纯碱生产能力增长迅猛,产能增长过快,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而且,在“十二五”的前三年内,每年都会有200万吨以上的新增纯碱生产能力投入市场。预计到2012年底,我国纯碱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

    我国纯碱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特点,尤其是联碱企业,多是从中小氮肥企业发展而来,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较差。

    近几年,我国纯碱生产能力增长迅速,产能过剩严重,而且在“十二五”期间,还将有600万吨以上的新增产能投入市场。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纯碱产能过剩局面,企业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的兼并重组不可避免。

    业内人士表示,氯化铵问题将严重制约联碱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新建联碱企业和搬迁及改扩建联碱企业的陆续投产,氯化铵的生产能力也将迅速增加,预计到2012年底,氯化铵的生产能力将超过1500万吨。与此同时,尿素、磷铵等氮肥的产能过剩情况不断加剧,挤压氯化铵市场。与此同时,氯化铵主要下游产品复混肥不断向高浓度复混肥方向发展,减少了氯化铵的使用量,这使氯化铵的销路越来越窄。

    坚持产能总量控制

    针对纯碱市场的过剩,《规划》提出对纯碱工业发展要坚持总量控制,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改项目、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对新建项目要严格控制,新上纯碱项目要经省级投资管理部门核准,并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等有关方面认定为符合产业政策之后才能实施。

    同时,充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合理布局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对产能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在质量、品种、技术开发和企业重组等方面突破。

    《规划》提出,提高纯碱产品产量,增加重质纯碱和干铵比例。“十二五”期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我国纯碱产品质量,特别是联碱产品质量;提高重质纯碱产能和干燥氯化铵产能比例,争取重质纯碱产能和干燥氯化铵产能分别达到总能力的50%以上,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控制纯碱生产能力在3000万吨,氯化铵生产能力在1500万吨以内,同时增加纯碱出口,以满足市场需求平衡。根据行业中期规划,到2015年力争纯碱出口达到250万吨。

    《规划》还提出,努力增加氯化铵销路,解决联碱的后顾之忧。一方面鼓励氯化铵直接施肥,研究开发氯化铵造粒技术,研究大型氯化铵造粒设备,另一方面努力扩大氯化铵出口,同时开展对氯化铵分解、改性、深加工的研究。同时,进一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纯碱的市场竞争力。

    建议放开工业用盐经营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在《规划》中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两碱”工业用盐约占全国用盐的三分之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促进原盐生产企业的“两碱”行业的发展,纯碱协会呼吁废除《盐业管理条例》,尽快废除准运证和准运章制度,停止中间环节收费,实现产销“见面”,彻底放开工业盐的经营。

    另外,纯碱协会认为,目前,氯碱法纯碱企业每年从废液中回收40万吨左右的工业盐和80万吨左右的氯化钙。生产成本比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造的氯化钙成本低,国家应给予鼓励。应该给予相关税收的优惠政策。

    蒸氨废液一直是制约氨碱企业发展的首要环保问题。近年来,青岛、南方、海化等氨碱企业将蒸氨废渣和盐泥用于锅炉烟道气的脱硫,实现双向治理。纯碱协会建议国家鼓励有条件的电厂采用废渣脱硫技术治理锅炉烟道气,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