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深加工产业追求“博大精深”

   2011-08-02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27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新一轮的煤化工热。为了提高煤炭附加值,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等省区纷纷要求新进入的煤炭开采企业进行煤炭就地转化加工,转化的比例为50%。如今,全国3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几乎都涉及煤化工,“逢煤必化”现象十分普遍。作为煤化工的主要副产品,煤焦油的产量随之大幅增长,煤焦油深加工行业得到迅速崛起,产业规模、技术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成功迈上新台阶。

    博: 下游产品众多 应用日益广泛 

    煤焦油是一个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目前已从中分离并认定的单种化合物约500余种,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5%,其中包括苯、二甲苯、萘等174种中性组分;酚、甲酚等63种酸性组分和113种碱性组分。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树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农药、涂料及医药等方面,其中很多化合物是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

    专家表示,随着技术进步和下游产业发展,拓宽了煤焦油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空间。据介绍,煤焦油包括高温、中温、低温煤焦油,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为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煤焦。其中,以高温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最高,深加工出的工业萘、酚油、蒽油、菲、咔唑、沥青等产品除国内消费外,出口也不断增长。随着近几年高温煤焦油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我国高温煤焦油加工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深加工行业的先进行列。另外,中低温煤焦油原来被简单地加工成燃料油、粗柴油、粗汽油,尽管该工艺技术因环保、成本等因素正在面临淘汰,如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已开始限制生产,被国家列入限制发展行列。但通过加氢技术的发展,利用中低温煤焦油生产优质燃料油、柴油、汽油的工艺已经开始被广泛采用,将逐步改善我国富煤少油的现状。深加工技术的完善和进步,为我国煤焦油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推进产品向高端市场进军。

    大:行业产需双增 实现快速发展

    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作为煤化工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煤焦油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2010年我国煤焦油产能已超过1200万吨,产量1100万吨以上。

    在富煤地区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煤化工的风潮愈演愈烈,国内大兴能源类煤化工热情高涨。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和辽宁阜新市的两个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共同投资的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将于明年在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这3大煤化工项目共同特点就是产出大量煤焦油。与此同时,内蒙乌海、河北唐山、山西河津等地区,也建成了多个大型生产、加工一条龙式的煤化工企业,其中就包括很多煤焦化生产和深加工项目。随着大唐内蒙古克旗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辽宁阜新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项目的建成投产,生产出大量中低温煤焦油。仅此两处煤焦油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6%以上,加之计划再建的项目,国内煤焦油总体产量将得到大幅提高,预计到2013年国内煤焦油产能将突破1500万吨。

    与此同时,煤焦油深加工企业也加快了扩能和新增产能的速度。近两年内蒙古乌海、河北唐山、山西河津等地相继建成投产了30万吨以上的煤焦油深加工装置,仅2011年,乌海、唐山、榆林等地在建或计划建设的煤焦油深加工装置就将超过200万吨,其中河北唐山曹妃甸百万吨级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煤焦油深加工企业。目前仅山西、河北、内蒙古3省区得煤焦油生产和加工能力就超过了国内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内蒙古已经成为近年来生产能力增长最快、深加工行业发展潜力最大的省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焦油深加工能力已超过1400万吨,至2012年深加工能力将突破1500万吨,成为世界产能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实现了煤焦油的产需同步增长。
  
    精:走精细化之路 发展潜力巨大

    “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石油和化学工业清洁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因此,以新型煤化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备受业内关注,并将成为国内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如生产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煤制天然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将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精细化能力提高促进煤焦油下游产品产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煤焦油一次加工技术的进步,诸如工业萘、蒽、菲、酚、沥青等产品在化工、农药、涂料、建筑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一个不可或缺的化工子行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前几年,这些产品一般是供应到下游独立的染料、医药、农药、塑料、建筑等企业作为原料使用,除了这些加工后的产品作为商品出售外,另外还有剩余的一些混合物(残液)均作为废料处理,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通过近几年的深加工开发,企业已经逐渐发现了其潜在价值,纷纷加大了对这些副产品的二次开发技术的投入,并很快应用于生产。据介绍,煤焦油经加工得到有关的单组分产品后,所剩混合料经过再次提取可以得到各种油类产品,也很具有经济价值,如主要用于回收车间煤气洗苯吸收剂的洗油、提取合成香料机织物生长激素的吲哚、制取合成染料的苊、生产各种防腐油、油漆、消毒剂、燃料等。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企业产业链延伸发展。现在国内各地已经兴建了不少大型煤焦油深加工企业,产需一体化进程开始加快。

    另据了解,目前国内在建或计划建设的煤制天然气副产中低温煤焦油项目年产能就超过100万吨,未来形成的年销售收入占整个项目的10%以上,位列所有煤化工副产品之首,其深加工主要是清洁柴油、汽油等,顺应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方向。由此可以看出,煤化工副产品煤焦油是最具高附加值和潜在发展空间的产品,不论是从节能减排,还是清洁化能源发展来看,煤焦油深加工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深: 深化产业调整 布局更趋合理

    随着能源化工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我国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能源、化工产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技术也日渐成熟。内蒙古、新疆、陕西等煤资源大省区,结合当地丰富的煤资源,大量上马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系列项目,已成为国内煤焦油的主产区。受此影响,全国煤焦油生产和深加工产业已经有向北方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个深加工产业链也得到了延长,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随着一批中小高炉的淘汰,在我国新疆、内蒙古、辽宁、河北等省区增建了大批的2000~5000m3大高炉,焦炭产量提高的同时也就副产了大量煤焦油。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等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化工将是内蒙古等煤资源大省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带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由于产业布局的转移,我国煤焦油企业的区域分布格局也开始出现调整,原来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地区的煤化工企业逐渐向北转移,资源大省成为了国内主产区。

    与此同时,煤焦油深加工企业也随着向北方转移。由于主产区与华中、华东等消费区的运距偏远,物流成本也不断加大,独立的煤焦油深加工企业也临近生产企业建厂落户,并继续延伸其产业链,实现产销一条龙,凭借其成本和资源优势,在北方地区打开终端市场。如江西黑猫炭黑在内蒙乌海投资兴建的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至炭黑等产品,同时今年在河北唐山再建20万吨炭黑企业,均是由于煤资源深度利用及开发战略的实施,成为南方企业北方战略投资成功的典型。大唐国际在内蒙赤峰市克旗和辽宁阜新的两处煤制天然气利用项目副产的煤焦油,也同步规划了就地深加工,将产品附加值发挥最大。煤焦油的产需开始同步北移。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我国煤焦油生产和深加工企业的区域化发展更趋合理,同时有利于延伸其深加工产业链,使其向下游高附加值的精细化道路发展。

    不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一些地区由于受利益驱使,对本地区水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缺乏现实考量,对市场行业也缺乏足够认识,过度发展煤焦油深加工项目,造成资源产需不匹配,地方规划与国内总加工能力过剩矛盾等发展隐忧,这种不理性发展必然会带来巨大风险和浪费。因此,煤焦油深加工行业未来要“快、转、改、停”同步发展,促进煤焦油深加工行业步入一个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道路。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