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拓展需要空间,企业规模化生产需要土地,居民生活需要清洁的生态环境……这些“需要”使全国很多化工企业面临着出城进园。而这些企业需要什么呢?8月28日、29日,记者连续对江苏晋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嘉利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家面临搬迁的化工企业进行了采访,发现以资金密集型为主的化工企业,由于巨额资金和土地压力,一般都很难独自完成老厂区搬迁工程。当前,搬迁企业迫切需要的是政府强力支持。
“近年来,恒盛公司在开发区先后实施了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和20万吨甲醇的扩能技改项目,同时还新上了地面水场、铁路专用线、热电厂等基础工程项目,而资金来源都是银行贷款。所以,尽管老厂区搬迁迫在眉睫,但以现在企业的承受能力,根本无法单独完成老厂区向开发区的搬迁任务。”江苏晋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李福祥如是说。
恒盛公司是苏北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目前新老厂区总资产达40亿元,拥有年产7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尿素、50万吨甲醇等生产能力。老厂区位于苏北新兴工业城市新沂市区西部,近年来随着城区扩张,该地域已完全汇入主城区范围。周边土地房地产开发全面展开,附近其他企业已全部迁出,因此公司老厂区搬迁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李福祥表示,恒盛公司老厂区现有年产40万吨合成氨、45万吨尿素、40万吨复合肥及热电等项目,经营业绩占整个公司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如果实施出城进园,搬迁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动用巨额搬迁费用,初步测算整个搬迁资金约需数亿元;二是搬迁项目及企业新发展项目(主要是清洁能源项目)都必须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储备做保障。“显然,这两方面都是企业无能为力的。企业搬迁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李福祥说。
在化工企业退出城区搬迁的过程中,各地执行的政策是不同的,一般的办法是在开发区给搬迁企业划拨土地,用来置换城区退出地块,并适当给予搬迁补偿资金。但各地搬迁企业得到的补偿金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而补偿金的多寡往往是决定企业能否顺利搬迁、搬迁进度快慢的关键因素。
对于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李福祥详细向记者介绍道,虽然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盈利,由于氮肥行业长期不景气,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并不强,公司的尿素制造成本位列整个煤化工板块第二位,效益排名却为第七位。
目前公司经过多方筹措,基本能满足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但公司的融资结构是以债务融资为主,不仅推高了资产负债率,也制约了再融资能力。
“截至2010年底,公司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达17.7亿元,虽然去年以来资产负债率攀升的趋势得到了控制,但仍然高达83%以上。若再举债实施搬迁,恐怕融资难度较大,也将可能严重拖累日常生产经营,使运行质量出现恶化。”李福祥对搬迁深表担忧。
江苏嘉利化工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重点染料生产企业,他们的搬迁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李福祥的担忧。该公司老厂区坐落于徐州市故黄河风景区,生存环境压力非常大。去年公司开始实施向青山泉园区的搬迁,但由于搬迁资金到位缓慢,造成搬迁周期过长,导致目前新区仅有一个产品开车投产,其他产品产能被迫闲置。公司总经理助理于华勇无奈地对记者说:“即使1.2亿元搬迁资金全部到位,公司为完成新旧厂区转换,仍有1亿元的资金缺口。”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搬迁企业之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除了搬迁资金不足,还认为开发区给企业划拨的土地使用面积过少,没有预留发展空间,对企业新增项目约束作用较大。“如果先期规划不好的话,企业搬迁后不久可能再次陷入发展困局。”该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说,企业搬迁不是老厂房、老设备的简单位移,伴随着的是技术更新与设备升级换代,是整个生产装置科技含量的提升。所以,搬迁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这些前瞻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内生增长动力,避免“树挪死”的现象发生。
基于此,搬迁企业都对政府部门充满了期待。李福祥告诉记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公司目前正积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以期取得城郊新戴河产业带部分土地使用权,并恳请给予合理的、足额的搬迁补偿资金。同时,企业内部也在加快完善搬迁规划,争取早日完成利市、利民、利企的“三利”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