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化企热衷放贷成“金主”

   2011-09-09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17

     今年以来,财政频吹“紧缩风”,不少中小企业屡遭融资瓶颈的制约,一些手中资金宽裕的上市公司争相放贷,上市化企也未能耐得住寂寞,而是加入委托贷款行列成为“金主”。

    所谓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银行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增加了3829亿元,增幅接近120%。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31日,有关上市公司发布委托贷款的公告一共117份,涉及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64家上市公司,其中,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有35家,一共发放169.35亿元,同比增长38.2%。从这些披露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投资理财产品和高利委托贷款成为不少上市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

    主营兽药、农药原料药的升华拜克,尽管上半年农药、兽药的生产经营业务双双乏善可陈,但受益于锆产品销售剧增以及源源不断的回款和利息,今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9.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38.8万元,同比增长12.29%。这利润就有一部分来自于委托贷款。今年4月和6月,宇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两次还清了升华拜克向其提供的委托贷款5000万元和利息。按照双方约定的委托贷款期限12个月、年利率14.4%计算,仅此一笔,升华拜克便轻松赚入720万元,大约占到其上半年净利润的10%。

     更有甚者,多家公司委托贷款收益接近或超过主业。今年初,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该公司对外委托贷款1.4亿元,年利率为12%,每年利息收入高达1680万元,比其一季度1369万元的净利润还高;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已放贷1.5亿元,年利率20%,一年利息收入3000万元,而其上半年净利润仅为3620万元。

   高收益正刺激着上市化企争当“金主”。除上述几家公司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如现代制药、红日制药等也纷纷加入了放贷行列。

    除委托贷款外,开办小额贷款公司也成为上市公司的另一大“心头所好”。今年,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对其下属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增资。

    “实际上,委托贷款收益已经成为公司提升业绩的重要手段。”一位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些主业发展萎靡的企业,委托贷款来钱快,利润高,可以使报表更好看一些。”

    业界人士认为,上市公司融来的资金,完全是投资者对其主体业务的长期厚爱,化企为何不在科技开发和结构升级方面下功夫,而去搞股票投资和风险套利,这不仅完全违背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向,而且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拿着股民和募集来的钱从事高利贷、炒股和理财产品,这对股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饮鸩止渴的企业经营行为。” 首都经贸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焦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同时,也有市场人士担忧,将这些多余资金拿去委托贷款,一旦对方经营出现问题,到时资金安全如何得到保护?据了解,近日,浙江温州债主集体失踪事件频发,一个月来,温州至少发生了20起以上的借贷人失踪事件。

    法律是否允许上市公司的这种放贷行为呢?北京尚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海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间直接拆借款是被法律禁止的,对上市公司更是要求严格。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向别的企业放贷是为了规避法律而采取的措施,这层貌似合法的‘外衣’,法律上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是否违法,但也是为法律所限制的。”

    “放贷也不符合上市公司主营业务需突出的规定。公司委托贷款业务盛行,这是监管的不到位,容易造成金融风险。同时从中可以看出存在着公司主营业务发展不强劲的隐忧。”他补充说。

    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就此表示,众多上市公司参与高利贷将抬高社会融资成本,有掏空实体经济的潜在威胁。今年1~7月,浙江已有14447家中小企业因资金链等问题倒闭注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