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甲醇制烯烃要理清三个问题

   2011-11-22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44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的商业化运营,让许多拥有煤炭或者甲醇,甚至是外购甲醇的企业对甲醇制烯烃项目热情倍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装置3套,烯烃年产能约170万吨;在建装置4套,年产能220万吨;拟建装置36套,年产能约2100万吨。

    这么多拟建项目都能获批吗?原料问题如何保障?下游产品方案应当如何选择?上周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煤制烯烃技术经济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业界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作出了理性分析和建议。

    投资百亿审批从严 没实力企业难获准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裁岳国表示,目前拟在建的甲醇制烯烃项目很多,但很大一部分恐怕难以通过审批。抛开其他条件不说,一个煤制烯烃项目仅投资就要200亿元左右,企业自己至少要有60亿元作为资本金,很多企业根本不具备撑起这个项目的能力。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表示,我国烯烃供需缺口巨大,煤制烯烃具备市场条件,符合我国发展需要。根据政府主管部门要求,下一阶段将适度布局升级示范,包括合理规划布局、降低能耗水耗、优化“三废”处理等。煤制烯烃准入新标准有望近期公布,该标准在神华包头项目的基础上,将对资源利用率、能源转换率以及环境影响等提出更高要求。她提醒企业要考虑包含碳排放和环保在内的综合长期成本。据测算,1吨煤制烯烃比石油制烯烃要多排放7吨二氧化碳,一旦国内征收环保税或二氧化碳计回收成本,按一般处理标准计算,煤制烯烃成本也将增加2000元/吨。

    白颐强调,目前我国煤化工只是对石油化工的补充,远没有到替代阶段,煤制烯烃也是如此。煤制烯烃上报项目只有达到将来的升级示范标准才有可能通过审批,上多少套合适不好估计。根据我国烯烃原料多元化战略,“十二五”末非石油基要达到15%~20%,煤制烯烃涵盖在内。

    原料供应最为关键 力求形成利益共同体

    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志辉表示,“十二五”期间,即将建成的甲醇制烯烃装置将给中国提供1000万吨烯烃生产能力,可以节省3000万吨石脑油(对应原油进口约1亿吨),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如何解决甲醇来源以及能否掌控甲醇供应环节的主导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甲醇制烯烃产业的生存空间。

    亚化咨询表示,过去几年,国内发展甲醇制烯烃基本上是两种模式,一种是依靠煤炭资源建设一体化煤制烯烃项目;另一种是依靠沿海港口外购甲醇,建设独立的甲醇制烯烃项目。目前,一种新的趋势正在显现,即在已有的煤制甲醇生产装置基础上,新建甲醇装置补充产能或者外购一部分甲醇原料,开发甲醇制烯烃及下游项目。目前中石化、神华、神华宁煤等企业都在开发此类项目。

    岳国提醒企业,虽然我国甲醇产能过剩,但外购国产甲醇仍存在价格波动风险,特别是甲醇上市以后具有了金融属性。因此,外购企业不应该仅是购买,必须建立一种合作模式来保障原料供给,譬如整合零散甲醇企业,进行资本重组,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削减成本风险。

    进口甲醇制烯烃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且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少,属于低碳产业,但同样存在原料不能稳定供应的风险。亚化咨询建议,外购甲醇制烯烃应采取进口甲醇和国产甲醇并重的策略,并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以锁定成本和稳定生产。

    瞄准石化空白区 优化方案开发下游

    白颐表示,煤化工一般布局在煤炭资源地,与应用市场分离,运输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应尽量少做液体产品,要做也要以当地需求为主。煤制烯烃在研究下游发展机会的时候,要瞄准石化空白地区,把和石化布局错位作为第一原则。如果发展高端下游产品,则可以考虑全国宏观供需情况。如果是通用型产品,则一定要以区域市场为主。

    岳国认为,产品方案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所选技术以及目标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决定。尽管前期项目大都以两聚产品(聚乙烯、聚丙烯)为主,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搞聚烯烃,其他可选择的产品方案很多,譬如环氧乙烷、乙二醇、氯丙烷、环氧丙烷等。“但作为企业来讲,如果产品太分散,运输就存在大问题。而且,一个60万吨/年的烯烃项目全部做环氧乙烷等小宗产品也不现实。毕竟,聚烯烃消费级别在千万吨,属于大综合产品,市场需求稳定。小宗产品市场需求多在几十万吨或者几百万吨,就算附加值再高,也不可能所有企业都去争抢那一点点市场。因此,应该做到主流聚合跟优化产品结构的小宗产品有机结合。”

    亚化咨询认为,中国聚烯烃消费中利润丰厚的高档专用比例正快速增加,进口聚烯烃产品中高端牌号比例高达40%以上。随着国内新建聚烯烃项目逐渐投产,低端聚烯烃产品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应着眼高起点,开发高端聚烯烃产品。此外,甲醇制烯烃副产品也可用于生产丁二烯、仲丁醇、2-丙基庚醇等产品。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