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业寒意袭人

   2011-11-24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70

    昨日在上海召开的“2011年中国国际精细化工及定制化学品展览会”上,记者从参展的多个有机氟硅新材料以及化工中间体的生产商处了解到,在出口需求呈观望态势和内需不振的格局下,精细化工行业放缓了上半年快速增长的步伐,四季度大多企业面临增长困局。

    展会清冷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展会是最直接的客户洽谈渠道,很多公司也因此出动了总经理和销售负责人等重量级人员参展。不过,和往届精细化工展的火爆开局不同,今年的展会显得有些冷清。由于前来洽谈的客户不多,一些中小展台的工作人员吃完午饭就草草收摊离场了。

    常州夏青化工有限公司是连续两届参展的中间体生产商,公司一位姓夏的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展会占据了会展中心的三个楼层,而今年,二楼就没有多少企业了。”来自西安的奥威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经理陈啸尘也向记者抱怨说,“第一天就没收到几张名片,至于外商就更别提了,记得2005和2006年参展时,光应付老外就累得我头疼。”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让多数参展商感到头疼的不仅是订单下滑,还有货款回收的困难。陈啸尘说,“我们公司的下游客户有将近三分之一倒闭,现在产品要么是不好卖,要么就是卖出去却担心钱要不回来。”

    上述常州夏青公司销售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眼下的公司资金不但占用在生产环节和库存环节,应收账款数字也在增加,“越接近年关季末,客户欠款现象就越严重”。

    中间体销售下滑明显

    谈及公司眼下的销售情况,上述常州夏青公司的销售负责人直接用“萧条”二字来形容。“我们中间体供应下游医药行业的基本需求还在,但供应化工和农药行业的订单下滑很多,最明显的就是询问我们业务的电话少了。”这位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是直线上升,特别是4月、5月份,由于是农药化肥行业的秋季备货生产旺季,也是化工中间体产品的销售高峰期。

    尽管是具有抗周期属性的行业,但在内外交困的宏观环境下,医药中间行业也着实感受到了四季度的彻骨寒意。利安隆博华医药化学有限公司来自原料药中间体的老生产基地天津,公司总经理张俊玲告诉记者,国际经济形势对公司的出口业务影响在第三季度初现端倪,从10月底、11月初开始变得明显。她同时告诉记者,医药中间体种类繁多,其中氨基酸、消炎类等传统通用类中间体的销量下滑最为明显。

    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荣海对上述观点看法相同。他告诉记者,从细分的医药中间体种类看,抗生素等“大路货”四季度的情况最不乐观,但肿瘤抗癌药等高端定制和仿制药中间体的销售情况则稍好一些。

    有机硅呈现分化

    除了化工中间体厂商外,有机氟硅新材料公司也是精细化工展的重要展商。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共有16家有机硅单体厂商,总产能170万吨,虽然行业供大于求,但同业企业数量还在增加。记者从多个参展商处了解到,四季度以纺织、汽车和光伏新能源为下游的有机硅材料企业普遍面临需求不确定的困局,而以食品和特种有机硅行业为下游的生产企业订单情况则相对较好。

    除了需求在分化,国内有机硅行业整体还面临外资巨头的竞争。生意社化工研究员李玲告诉记者,虽然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国内大部分有机硅企业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仅道康宁和瓦克两大外资巨头就占到了国内五分之一强的市场份额,且产能持续释放,其低价销售策略也让国内有机硅企业面临总体不利的竞争格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