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华中师范大学湿法磷酸精制技术建设的年产1万吨工业化装置实现连续7个月稳定生产,工业级磷酸生产成本远低于热法磷酸,节电和黄磷尾气减排效果突出,产能预计达1.3万吨以上。目前该公司正在设计产年10万吨装置,争取明年建成投产。该项目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湿法磷酸精制技术的垄断,为我国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磷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升级以及湿法磷酸的深加工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和俄罗斯拥有湿法磷酸精制技术。华中师范大学磷化工工程中心结合我国磷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于1995年研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磷酸精制技术。2009年,华师大与三宁化工签订了合作开发1万吨/年(工业级85%湿法精制磷酸)工业化装置的技术合作协议。三宁化工投资6000万元,项目于2010年4月动工,2011年4月达产。目前,装置每天生产40~43吨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产品成本约4100元/吨。今年8月,双方又签署了10万吨/年湿法精制磷酸技术合作协议,项目已获批并通过环境评价和安全预评价,目前正在进行扩产设计,计划于2012年建成投产。
据悉,该装置以中、低品位磷矿石为原料,经浸出—浓缩—预处理—萃取—后处理等精制工艺生产出工业级85%磷酸,产品质量完全可与热法磷酸媲美。精制磷酸产品稍加处理后,便可得到食品级和医药级磷酸,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湿法精制磷酸生产无“三废”污染排放,其废渣和尾液可全部回收后制造肥料。
以年产1万吨生产装置测算,用湿法磷酸精制生产1吨85%工业磷酸,比用黄磷热法节电4000千瓦时,减少黄磷尾气排放1075立方米,节约成本1150元。若将全国每年精制生产的200万吨磷酸全部用热法磷酸取代,则年可节电80亿千瓦时,减少黄磷尾气排放21.5亿立方米,节约成本23亿元,并可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