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在海外资源获取上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立志于做强上游。未来,中国石化还需要全方位地参与上游各类资源、全方位地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全方位地介入较好的石油区块。
10-11月,仅仅两个月时间,中国石化完成了三次海外收购:先是收购加拿大日光能源所有普通股股份,接着收购壳牌持有的喀麦隆派克唐石油公司80%股份,后是斥巨资收购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巴西公司的股份及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30%的股权。
谈及海外并购,几乎是近年来石油石化行业新闻字眼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可对于中石化来说,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炼油商,中国石化集团原油加工能力为2.24亿吨,但是上游领域一直是其短板,上游业务仅占到全部业务的20%,产业链条严重失衡。在此压力下,近年来,中国石化海外收购的步伐不断加速,而收购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09年,中石化以72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一度刷新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收购纪录。2010年,中石化再接再厉,先是以46.5亿美元收购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拥有的加拿大油砂开采商辛克鲁德有限公司9.03%股权,后是以71亿美元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40%股份。
三年之内拿到中国油企海外并购的两个第一,可见中国石化寄望于通过海外并购之策来补齐上游短板的策略与雄心。
进军成熟市场
几年前,我国油企海外收购对象大多集中在非洲、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公开资料显示,非洲的苏丹、尼日利亚、安哥拉,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拉美的委内瑞拉,中东的阿曼及东南亚的印尼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占据了中国海外油气上游业务的绝大部分。
如今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合作市场的范围正在逐步放大,以中石化为典型代表。在近期中石化的收购对象中,除了一些传统产油国之外,还涉及一些发达国家的油气企业。
此前,中国石化成功收购瑞士Addax公司和加拿大Syncrude油砂、安哥拉油气区块、俄罗斯UDM和哈萨克斯坦CIR公司等一批油气资源项目,形成了非洲、中东、南美、南亚太、俄罗斯—中亚、加拿大六大油气生产基地。
事实上,这种战略转型在2011年得到了延伸。上述中石化收购葡萄牙Galp巴西公司及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部分股权便是注脚。在一些专家看来,这既是中石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又是中石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客观需要。
苏格兰邓迪大学能源及矿产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政策教授安德鲁•斯皮德曾撰文表示:“中国油企已试图让自己成长为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石油市场上的重要角色……这些运作反映了中国油企国际发展战略的转型。首先,中国油企已经进军大西洋西岸,这里一向是国际石油巨头的禁脔。而以往,中国石油企业只能在西非地区涉足大西洋。”
无论如何,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海外能源投资,中石化成功进入了南美等成熟地区的石油区块,将与合作公司共同开发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南美资源丰富国家境内现有油气资产。
毫无疑问,这对中石化实现更多参与成熟地区油气作业的战略目标、加快国际化发展、优化油气资产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收购条件更好,经济相对稳定,法律规程比较健全。过去这些国家不愿意出售能源给中国企业,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有了这样的机会,对中石化来讲是一种机遇。”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认为:“今后资源越来越紧缺,这是毫无疑问的。目前中石化等油企在海外资源获得上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是有益的。”
联合实力对象
一直以来如何尽快弥补上游不足,是摆在中石化面前的一大难题。尽管中石化在国内勘探开发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国内原油产量只有4600万吨左右,要扩大产量必须把眼光投向海外。
为了获得海外资源以及牵手实力派国际能源公司,中石化可谓不惜重金。该公司以71亿美元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近40%股份,就是最好说明。
事实上,国外实力强大的能源公司,对于合作对象的选择是很挑剔的。对于中石化来说,抓住每个机会并积极开展与强手的合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海外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高效益石油天然气田,很多是以份额的方式,不存在谁控股的形式。一些大的油田,可能占30%,将来分份额油,就是很好的投资。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表示:“尽管中国石化认购的股份都不是太大,参与管理的分量、控制能力等都较弱,但最重要的是中国石化在上游生产线上‘走出去’了,参与实力对手在上游资源的竞争。”
针对那些收购难度较大但又不想错过与实力较强公司合作的项目,一位业内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可以采取的思路是:先参股海外企业,两家企业利用彼此的渠道和市场,随着彼此了解的增加,当中国企业有能力时再增加股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效果比直接进行并购会好很多。
从中国石化近两年来的收购案例来看,显然是抓住了不少这样的机会。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也好,并购Galp巴西公司及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也罢,都是在尝试加强与欧洲实力派油气公司的切磋,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此外,与实力较强的国际油气公司合作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大大增强中石化抗风险能力。例如地处拉美的委内瑞拉虽然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政策始终飘忽不定,时不时竖起国有化大旗以保护本国油气资源,对外来资金和技术客观上形成了排斥。出于审慎投资策略的需要,专家建议中石化加强与跨国石油公司、新兴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事实上,北美地区拥有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等知名跨国石油公司,并购一直是这些公司成长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它们的经营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全球油气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企业全球管理、运作的经验尚待积累,市场开发能力、引领能力、营销能力都有待提高。中国公司若能抓住机会,与他们展开合作,能从中学到不少经验。”一位油气并购专家这样表示。
全面购进资源
除了油气外,LNG来源也一直是中国石化比较头疼的问题。尽管,近年来通过数次大的海外并购,中国石化在油田领域缩短了与中石油的差距,但在LNG领域,中石化远远落后于中石油、中海油。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今,中海油已经从国外进口LNG量达到2405万吨,中石油达到1425万吨,而中石化仅在2009年11月与埃克森美孚签订了200万吨的协议,是中海油的1/12,中石油的1/7。
今年4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与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APLNG)签署协议。协议规定,中石化认购APLNG公司15%股份的同时,还每年采购430万吨LNG。这使得中石化的LNG年供应量达到630万吨,大大缩小了与中海油、中石油的差距。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潘继平博士认为,长达20年的合作协议和巨额收购,充分说明了中国石化站在战略高度,着眼长远,逐步实施战略转移的重大决心,是实施海外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值得称赞。
“20年期的购销协议和股权参与,中石化能够形成更稳定的气源并能形成一定的调峰能力。”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毅军教授认为。
在上游LNG及煤层气领域的大手笔投资,对中石化的上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这次股权认购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迹象:在中石化上游领域,不仅是石油区块的股权并购,而且还有液化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及其技术的多方面合作。
专家一致认为,中石化通过海外股权并购全方位地参与国际上游市场,能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壮大公司自身的实力和国际运作能力。
全方位参与上游资源的竞争的含义为:参与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包括陆地油田、海洋、煤层气和油砂等非常规项目和替代油气等。
中国石油咨询中心李国玉教授认为:“只要中国石化下决心加强海外合作,对我国油气安全乃至中石化自身的油气安全来说,都是好事。”
抓牢每次机会
从之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到如今“建设世界一流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从“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国际战略”的四大战略,到如今的外加“差异化战略和绿色低碳战略”六大战略,中国石化的雄心被再一次激发。
如今,中石化这份雄心正在通过海外并购显现出来。作为打造上游长板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和体现,之前中石化提出了到“十二五”末实现海外份额油产量占据石油总产量“半壁江山”的具体目标。这一目标意味着,到2015年中石化国内原油产量保持4000万吨,海外份额油产量基本达到与国内持平的水平。
随着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的走马上任,其海外并购似乎迎来新的高峰。他对公司的海外经营目标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到2015年中石化海外份额油的目标为5000万吨。假如2015年国内的产量依旧为4000万吨,海外份额油产量为5000万吨,那么中石化原油产量的主要部分将来自海外石油生产,届时海外份额油产量将超越国内石油产量。
5000万吨的份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实现上述目标,中石化目前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去国际市场购买更多的油气资源。5000万吨将迫使中石化,只要有合适的并购机会,一个都不能错过。
在这一点上,中国石化新舵手傅成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业内一致评价傅成玉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物。1982年,刚加入中海油不久的傅成玉就被公派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他曾参与中海油与外资公司的多个重大合作项目。正是在这样一位具有资本交易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带领下,中海油近几年发展迅猛。
傅成玉在海外摸爬滚打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恰恰是中石化最需要的。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傅成玉董事长的国际化经营思想会在中石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依靠海外并购补齐国内上游短板将成为他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石化的海外并购可能由此进入新阶段。”
机会也好,巧合也罢。傅成玉就任后的几个月之内,中石化接连获得成功的海外并购行为,得到了业内多数专家的肯定。
外界普遍预期,傅成玉将发挥其国际化特长,以海外并购来补足中石化当前存在的上游短板。今后只要有机会,中石化海外并购会果断地“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过,如今国际能源并购市场上的一些新变化,使得中国企业海外能源并购的环境更为复杂。因此,能源并购专家一致建议,在看准机会进行并购的同时,中石化等企业还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风险策略研究,以及时应对各种始料不及的风险。今后只要并购活动继续,中石化应该持续做好并购定价能力的策略研究。这是海外并购过程中一个重要议题。
在并购的对象国上,业内认为,中石化等企业可以尽量选择一些较为开放,地理位置邻近、投资环境较好、投资壁垒少的国家。例如,假设目前中石化对相邻地区中亚国家有较大兴趣,可以对这些国家进行并购战略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讲,相比较于地理位置较远的中东、拉美等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可能风险要相对较小,适宜作为长远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