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启动 粤桂先行

   2011-12-28 国家石油化工网国家石油化工网

29

    国家发改委:总体上不会推高两地天然气价格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关于2012年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方案的声音尚未落地,久拖未决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旋即落下关键一子。

    2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12月26日起,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以“市场净回值”定价方法,取代现行以成本加成为主的定价方法。国家发改委称,此番试点总体上不会推高两省(区)天然气价格水平。

    价格联动

    国家发改委称,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但由于目前天然气管理和经营体制没有根本改革,近期拟通过"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法,以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价格为基础,折算相应的天然气价格。”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定价方法以成本加成为主,由出厂价加上管输价格形成城市门站价,然后加上输配费后,最终形成终端销售价格。出厂价执行政府指导价,而管输价格和输配费均为管制价格。

    而此番推出的“市场净回值”定价方法,已在欧洲等主要国家广泛采用。形象点说,就是“混合定价、价格联动”,即将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在此基础上倒扣管道运输费后,回推确定天然气各环节价格。

    这基本沿袭了2005年“天然气和替代能源挂钩”的机制。2005年,发改委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将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天然气出厂价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

    彼时,天然气价格挂钩的可替代能源调整系数包括,WTI、布伦特以及米纳斯三地原油,新加坡液化石油气,以及秦皇岛煤炭价格。但该联动机制因种种阻力,并未能真正执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27日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试点选择的可替代能源,对天然气工业用户而言,指的是进口工业燃料油;对居民用户来说,就是进口LPG(液化石油气,简称液化气)。

    与资源税联动?

    关于此番为何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国家发改委昨日给出的解释主要有二:

    一、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以及陕京线、川气东送等多条管道相继投产,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已初步形成,供气方式逐步由单气源、单管道转变为多气源、多路径、网络化供应。“再按现行机制分别制定出厂和管输价格,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

    二、2006年中国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国际市场上天然气价格通常采取与原油或石油产品价格挂钩的方式,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攀升,进口天然气价格也不断上涨,形成国产气价格低、进口气价格高的格局。而进口气价格按照国产气价格执行,造成企业进口气业务巨额亏损。

    同时,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又放大了不合理需求,一些地方盲目上马天然气加工项目。“长此以往,天然气市场供应难以保障。”(编注: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通常为等热值原油价格的60%左右(出厂环节),而目前国产陆上天然气平均出厂基准价格仅约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30%左右。部分地区“气荒”现象时有发生。)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说,如果没有合理的价格,生产企业不可能长期亏损生产,供应企业也无法从国际市场购买到天然气。“现行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是在以前天然气消费量不大的时代制定的,天然气价格采取一地一价的办法,多年不变。但不同气田生产和输送成本不一样,即使同一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其生产成本也会随着蕴藏量的衰减逐渐增加。现行定价机制不能反映成本的变化。” 2010年中国生产天然气951亿立方米,消费量为1073亿立方米,120多亿立方米的缺口是通过进口弥补的。天然气价改一度被视作针对石油巨头所承受资源税开征压力的缓冲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