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主要大宗商品盘点 煤炭进口创高出口继续下滑

   2011-12-31 国际商报国际商报

17

    2011年,是大宗商品走势分化的一年,也是成本支撑和经济低迷等主导因素相互博弈的一年。这一年,全球大宗商品整体呈现戏剧性走势。

    2008年,大宗商品市场经历金融风暴,遍体鳞伤,无一幸免。

    2009年,借国家四万亿投资政策的东风,商品再度集体由低位回暖。

    2010年,商品牛市走到巅峰,农产品(11.15,0.18,1.64%)价格普涨催生出新一轮通货膨胀。

    2011年,这是大宗商品走势分化的一年,也是成本支撑和经济低迷等主导因素相互博弈的一年。这一年,全球大宗商品整体呈现戏剧性走势:上半年信心满满,节节攀高;而下半年则一路俯冲,震荡下行。

    石油社会动荡国际油价走高

    今年是中东局势急剧变化的一年。今年年初以来,尽管西方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导致其石油需求增长放慢,但受到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尤其是利比亚战乱的巨大冲击,国际油价仍居高难下。下半年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及埃及政局动荡等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也推动油价上涨。

    整个中东与北非的产油量占全球的35%,其中欧佩克成员中的8个中东产油国供应量为日均2325万桶,占欧佩克产量的近78%,占世界总供应量的26%以上。这一地区的局势动荡,造成市场对石油供应或将短缺的担忧,成为2011年国际油价上涨的重要推手,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尤甚。

    2010年11月,布伦特原油期价还一直处于每桶90美元以下。突尼斯和埃及发生局势动荡后,2011年2月份即迅速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利比亚发生战乱后,又一度突破每桶125美元。此后虽然有涨有跌,但布伦特油价迄今仍保持在每桶110美元上下。

    欧佩克成员国利比亚的战乱导致其原来日产160万桶的石油供应几近停止。如果没有中东主要产油国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及时提高产量保持市场供需平衡,世界石油市场很可能出现更加剧烈的价格震荡。

    大豆多空掺杂震荡成为常态

    相比2010年下半年农产品市场的集体发力上扬,2011年国际豆类市场略显疲乏,大部分时间处在宽幅震荡整理之中。

    一方面,世界经济处于危机后的复苏阶段,经济增长带动豆类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欧洲金融市场的窘境正在向实体经济传导,欧盟对豆类油脂的需求也因此出现下滑。此外,异常天气的出现为市场提供炒作题材。

    多空掺杂情况下,2011年前八个月国内外豆类市场表现为宽幅震荡。美国大豆市场期价持续震荡,在1260~1465美分/蒲式耳之间展开区间震荡。同期,国内大豆期价也持续震荡,在4350~4750元/吨区间震荡。

    而后,由于基本面利多因素不及宏观面利空影响,国际大豆期价步入下跌通道。临近12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指数一度下探1100美分/蒲式耳一线。与此不同,国内大豆价格在托市政策支撑下走势较为平稳。第四季度以来,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大豆期价在4200~4400元/吨的区间震荡。

    煤炭进口创高出口继续下滑

    2011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口先降后升,成功实现V型反弹,下半年,煤炭进口始终保持高位运行态势。预计全年煤炭进口量将再创新高,达到1.7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3.4%。

    与进口相反,煤炭出口先升后降,整体始终低位运行,全年煤炭出口总量继续下滑。预计全年煤炭出口量可能会不足1500万吨,同比下降21%以上。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热情高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受此影响,电力、钢铁、水泥、玻璃、合成氨等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煤炭需求继续保持旺盛态势。

    煤炭价格整体震荡走高。今年以来沿海地区动力煤价格呈现明显震荡上扬态势,全年仍可以称之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截至到12月7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为840元/吨,与年初相比,每吨上涨61元,累计涨幅为7.83%。

    稀土整顿加力价格先涨后跌

    在即将翻过的2011年,稀土无疑是本年度当之无愧的主角。稀土价格更是像过山车,经历了暴涨暴跌。

    今年上半年,稀土价格疯狂上涨,稀土价格在2009年至2010年间保持着稳定,而在今年4月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金属镝最高涨幅达715.79%,金属钕涨幅高达429.41%。

    行业整顿加力是推动稀土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之一。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整顿稀土行业相关政策;4月1日,稀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上调;5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随着一系列整顿措施的出台,稀土价格大幅上涨,对下游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造成较大冲击。

    而进入七月中下旬,稀土品种一路走跌,多数产品回落到五月份水平。氧化镝最高曾触及1310万元/吨,比年初148万元/吨高出783%,而现在的价位为年初的399%。

    铜动力消褪一路震荡下行

    2009年初至2011年2月,铜价从金融海啸的低谷重回危机前的高点,部分大宗商品甚至超过危机前高点。主要因素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应对金融海啸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导致通胀预期大涨,铜由于其供应偏紧、应用广泛、易保存、单价高,被市场作为重要的抗通胀保值工具;二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看好。

    2月份后,铜价一路震荡下行。首先,随着通胀的不断走高,全球流动性开始收紧或者宽松政策停滞,而中国则是进入紧缩周期最早的核心经济体。其次,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步伐迟缓,特别是欧洲在债务危机的拖累下大有重回衰退之势;中国经济在持续的紧缩下稳步回落,但有可能因房地产行业快速下滑而有较明显的走弱。再次,欧债危机的蔓延也令市场担心其演化为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棉花“熊”途漫漫依赖收储托底

    2011年国内棉花现货、期货价格于第一季度冲高创下年内高点之后步入漫漫熊途,至10月中下旬触及国家临时收储备预案公布的19800元/吨托底价方才进入震荡筑底阶段。

    1月~2月中期,供不应求是主基调,加之临近春节炒作下游纺织企业的补库需求,郑棉期价在2011年2月份再次创出新高,主力1109合约达到34870元/吨的历史高点。期价在创出新高后,高棉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郑棉于2月份见顶之后便开始一路震荡下跌。

    出于保护产业链的初衷,政府在4月份开始干预市场,出台了新年度的收储政策,但规定的19800元/吨的收储价在当时28000元/吨期价下,被市场解读为利空,加大了期价下跌的压力。期价的跌势一直持续到9月份开始收储,期价也跌到了2万元/吨附近,在收储价格上方并且靠近收储价格的位置。此后虽然棉花基本面仍旧疲软,但在收储价格的支撑下,郑棉期价持续运行在窄幅震荡区间内。

    铁矿石艰难前行金九银十遇冷

    2011年的铁矿石市场表现较去年相对缓和了许多,63.5%的印度粉矿外盘价格在180美元关口支撑作用较强。截止到国庆节前,每吨基本在170~180美元区间内波动。

    不过国庆节后,“金九银十”给所有商家爆出了一个冷门,“金九”未至,“银十”更是让贸易商提前体会到了市场“严冬”的酷寒。进口矿在钢材市场表现疲软的前提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逆势上扬,从9月中旬开始转入下行通道,一路狂泻至11月初的130美元/吨附近,不到两月跌幅在60美元/吨左右,市场成交及其惨淡,部分前期存货较多商家在此轮下跌中损失惨重。

    纵观今年的铁矿石市场行情,从价格表现来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月~5月底为震荡波动期;6月~9月中下旬为窄幅盘整期,9月下旬~10月底为大幅下滑期,10月初至今尚在谨慎观望中艰难进行。

    黄金逆市走强变现依然靓丽

    回顾2011年,黄金是走势最好的大宗商品之一。今年欧美债务危机席卷全球商品市场,避险需求急剧攀升,拉动黄金迎来一波大牛市,最高时2011年8月22日达到1889美元/盎司。

    但2011年国际现货金价振幅要超过2010年,波动比较大,欧债危机与流动性因素交织影响市场,且市场在不用时间关注的影响因素明显不同。5月份前,金价维持类似2010年的稳健牛市阳春行情;6月金市与年初1月金市一样,呈现出良性调整的秋意;7、8月金市炽热似火;9月稍适惯性冲高后遭遇急速大幅下跌的严寒;第四季度金价在秋冬中跌宕起伏。

    不过,相对于2011年疲软的大宗商品及股市,黄金的表现依然算得上靓丽。

    玉米供需趋松期现价格背离

    自2009年以来,我国玉米市场一直呈现偏紧的供需格局,然而2011/12年度国内玉米丰产形势明朗,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供需急转。

    由于国内玉米大丰产,进口大幅增加以及其他品种替代量创新高,玉米出现供大于求局面,逆转连续两年库存大减之势。基本面亟待价值回归。但国家出于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再次强力托市,使得玉米出现V型反转。

    今年玉米市场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期货和现货价格一度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背离。年初市场曾经普遍看好今年的玉米行情,实际上在偏紧的供求关系驱动下现货价格的涨势确实从年初一直延续2010/11市场年度末,但期货价格则在年初创下历史高点后就开始了漫漫跌势。10月下旬以来玉米价格连续下跌,部分地区农民卖粮积极性受到一定抑制,但是压力也在逐渐加大。农户还贷、春节前变现需求比较大,卖粮需求随时可能涌现。

    白糖变动频繁中间涨两头跌

    伴随着春节采购高峰的结束,2011年初糖市开始变得冷清。前期减产预期的利好逐渐在糖价走高的过程中消化完毕,发改委的连续抛储以及庞大的进口利润造成的进口糖不断到港都对糖市构成压力,高企的糖价在一片怀疑声中悄然回落。随后多头借下游企业提前采购的契机开始拉升,也由此助推了一轮结构性牛市行情。“五一”小长假之后,多数中间商仍强烈看好夏季消费,因此提前进行夏季的备货活动,而此时糖厂与中间商出货意愿都不强烈,期待以囤糖的形式来获取时间溢价,因此从5月初开始郑糖重新回到上升通道,当时主力1201合约一度创下7537点的历史新高。国储5月~8月期间累计抛售70万吨储备糖,市场进入最后的疯狂期。

    9月之后,欧债危机接连爆发,所有大宗商品联袂下跌,原本处于高位的糖市亦难独善其身,11月初开始,伴随着宏观经济疲软投资者信心受挫等因素,下跌通道再度开启。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