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环保部宣布柴油发动机车辆实施国Ⅳ排放标准的日期再次延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油品质量落后于汽车排放标准,拖了汽车升级换代的后腿,其中根本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
环保部10日宣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Ⅳ标准的要求。”而所谓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主要是指柴油发动机和柴油车。
这已不是国Ⅳ标准第一次延后了。事实上,环保部原本计划从2011年1月1日起推广柴油汽车国Ⅳ标准,但是在2011年2月,环保部改口称,由于国Ⅳ车用燃油标准尚未出台,给全面实施机动车国Ⅳ标准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对机动车国Ⅳ标准实施日期进行了调整,即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国Ⅳ标准。
此次再延后至2013年7月1日,还是燃油拖了后腿。“鉴于目前满足国Ⅳ标准需求的车用柴油供应仍不到位,严重制约国Ⅳ标准实施进度。”环保部如此解释此次延后的原因。
根据环保部的说法,中国的炼油企业并不缺乏生产国Ⅳ标准柴油的技术水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三桶油”对于升级柴油标准的动力并不大,主要是提高环保要求,会对油企成本造成压力。
中宇资讯分析师高承莎介绍说,国Ⅳ标准污染物排放需在国Ⅲ标准基础上再降30%~50%,对燃料的硫含量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不论主营还是地方炼厂,成品油炼制成本将会有极大的攀升,车用汽柴油由国Ⅲ标准升级为国Ⅳ标准,成本上涨约为每吨160元-200元。
“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炼油企业油品标号升级改造的成本无法通过油价转嫁,它们就没有动力。”业内人士指出。
据高承莎介绍,截至2012年1月,国Ⅳ油仅在几个国内重点一线城市流通,大型石油企业及炼厂主要供应国Ⅲ标准汽柴油,油品质量标准整体落后于汽车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