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企业四招实现顺利突围

   2012-01-18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10

    2011年以来,焦化企业面临着“两头受挤”的尴尬局面——焦煤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下游的钢材、甲醇、焦化等产品价格却时有下滑。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年来,在这种“上下夹击”的困境中,各焦化企业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领域谋求新突破,并呈现出了四大亮点。此举使企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跃上了新台阶,为实现转型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四大亮点为焦化企业实现顺利突围支招,它们分别为: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工业化成为现实、制合成氨产业链向纵深延伸、制甲醇向烯烃方向发展、钢铁与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

    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是2011年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突破最多、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也是众多焦化企业追捧的焦点。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天辰公司与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乌海市建设运营的4万标准立方米/小时合成天然气液化装置,实现了焦炉气合成天然气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开发出成套工艺技术,不仅开创了全国的先例,有些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为众多企业涉足其中,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另外,新奥新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拥有预还原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工业化开发的焦炉煤气中低温换热式合成天然气新技术等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山西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项目的投资额就达23亿元,山西焦化企业已签订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的投资、技术、贸易合同协议超过25个,涉及多种工艺路线。目前,焦化企业的多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另外,内蒙古、河北、贵州、山东等地的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建设也正在积极建设中。专家预计,2012年将是全国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飞速发展的一年。

    去年以来,焦化企业焦炉煤气制合成氨向纵深方向延伸取得了新进展。山西华鑫煤焦化实业有限公司投入13亿元开工建设了全国最大的焦炉煤气——年产18万吨合成氨、6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承德黎河肥业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辽中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建设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联产100万吨/年缓控释肥项目;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成功打通了全国首例焦炉煤气—合成氨—硝酸—环己酮—己二酸—己内酰胺产业链条。这些都为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善、环己酮—己二酸—己内酰胺循环经济模式运行和精细化工产品集约化发展探索出了新路。

    焦炉煤气制甲醇也是一个投资热点。目前,在全国焦化企业中,有的项目已投产,有的正在建设中,还有的项目正在签约,但随着甲醇市场过剩问题的凸显,延伸链条、向制烯烃发展的投资趋势初现。

    在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山西焦炉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神华集团有限公司,在焦炉煤气制甲醇等方面的合作,已从研究探讨变成了现实。去年8月1日,山西焦煤集团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工程开工,这是山西省开工建设的第一套甲醇制烯烃项目,标志着山西焦煤与神华集团共同建设3000万吨级煤焦化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为“十二五”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探索一条新途径。

    无独有偶,青海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目前也正在紧张进行中。据介绍,该项目主体装置将在2015年前建成投产,预计总投资370亿元,最终将达到年产焦炭600万吨、甲醇180万吨、聚乙烯27万吨、苯乙烯10万吨、丙烯腈30万吨的生产规模。这也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全国单体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绿色环保及技术装备水平世界领先的煤化工项目,为焦炉煤气园区化提供了借鉴。

    在钢铁与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宝钢集团化工有限公司走在了国内钢铁企业的前列,为高炉煤气优化利用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宝钢化工采用先进的苯加氢技术,生产焦炉精制煤气、苯类、萘类、酚类、喹啉类、油类、古马隆、硫酸铵、咔唑、蒽醌、沥青焦和炭黑系列产品等50类上百个品种,已经形成了每年31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净化、75万吨焦油加工、25万吨苯加工以及25万吨炭黑加工的生产能力,预计今年高炉煤气深加工产品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元。未来几年,宝钢化工将进一步加大煤化工产业生产能力,焦油年加工规模将达到100万吨,苯加氢规模25万吨,炭黑规模达到30万吨以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